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警惕岛内“文化台独”思潮的回笼

http://www.CRNTT.com   2009-09-20 00:23:09  


两岸文化交流十分重要
 
    把握两岸文化交流的主导权

  在现今两岸的文化大交流中,务必警惕岛内“文化台独”思潮的回笼、回潮,丝毫不能松懈,与此同时,应该站在两岸关系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大陆必须牢牢掌握两岸文化交流的主导权。

  与民进党时期大搞“文化台独”形成强烈的对应,国民党执政以来,马英九在多次公开讲话中表示要大力培养、展示、提升台湾的“软实力”。所谓台湾的“软实力”,用马团队的话来说,就是与大陆相比,在由地理位置、土地面积、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军事实力、经济能量、国际影响等组成的“硬实力”方面,台湾位居下风;但在“软实力”对比中,尤其是传统文化与社会制度等方面,台湾具有一定的优势。而所谓的“软实力”,就是让对岸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借助“软实力”,尤其是文化交流,台湾可以在两岸的交往、协商,乃至谈判中,加大、加重自己的话语权,进而取得主导权与主动权。

  去年4月,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央社”专访时表示,“文化是台湾的关键实力。台湾的教育水平、人民素质、公民社会、艺文创新,明显地领先华人世界,是台湾最大的资产”;“以文化创造‘和平红利’,以艺文、思想、公民社会价值发挥灯塔效应”;“经由‘软实力’达到与增加‘国防经费’相同或更大效果”。马英九进而提出要推动“万马奔腾计划”,4年内提供3万个名额,用作岛内外学生交流;强调扩大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高校学习,是“一个计划深远的阳谋”,“如果20年后,大陆国台办主任是台大毕业,这有什么不好?”从马英九这一系列有备而来、内涵深远的谈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瞭解到,在两岸交流交往中,台湾当局自始至终对文化交流看得很重,将其视为决不可松手的战略领地,把它看作台湾不可多得,甚至是绝无仅有的王牌、命根子。

  在两岸文化的交流中,我们要看到中华文化的根在大陆,大陆的优势很多,底蕴很足,在整体文化实力中明显占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某些领域,比如精品文化型的国学在社会的传播、普及;通俗文化型的大众流行音乐在青年中的影响等方面大陆还较处下风。可借两岸文化交流的东风,汲取养分,取长补短,迎头赶上。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大潮,要大力提升大陆文化“软实力”。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光大,推陈出新,弘扬正气,积极向上。要高屋建瓴、旗帜鲜明地以先进文化,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影响、感染、感动台湾同胞。

  近20年来,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两岸交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随机到有制,从低层次到高层面,走过的是一条曲折、多变、起伏之路。20年两岸文化交流从暗到明,从冷落到热络,至今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新气象,硕果得来确实不易。

  由胡锦涛与连战共同创建的国共论坛,从开创之初的单一经贸,逐步延伸到文化领域,可谓是文化与经济交融的成功典范。去年12月在沪举行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次推出的“文化沙龙”引起轰动。著名大陆作家王蒙认为,“唐诗宋词是中国心,中国菜是中国腹,文化交流就是推心置腹的交流”。上海著名学者余秋雨指出,“只要两岸一起努力,即使是金融风暴,我们也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最后存活”。台湾著名学者黄光男更是强调,“有五千年历史连接两岸血脉,中华文化能支撑起共同价值”。两岸学者一致认为,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无形价值铸就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石。两岸立足中华文化的大交流,实质就是要增强对同一文化、同一祖宗、同一血脉、同一核心价值的认同与归属。

  今年新春伊始,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首访北京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随即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回访台北故宫博物院,双方在合作交流方面达成了多项共识。这些都是创新思维指引下两岸文化交流新的重大突破,其涉及的领域与层面,都是过去从未有过的。

  认真总结20年来两岸文化交流的历程及经验教训很有必要。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现今两岸文化交流的新局面,是长期以来坚持不懈、艰苦努力,一点一滴累积而成,决不是一蹴而就,轻易取得的,因此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交流成果。

  其次,尽管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的形势及进展令人鼓舞,但我们仍要充分认识到两岸文化交流的长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应不失时机地开展两岸文化的大交流、大合作,推动、促进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