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大学生村官 对中国大陆农村影响深刻

http://www.CRNTT.com   2009-10-09 11:27:21  


中国大陆目前已有十三万大学生“村官”分布在各地
  中评社台北10月9日讯/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助理教授陈建甫今天在《中国时报》发表“大陆观察-当新村官投入中国农村”一文,作者表示:“从越来越多的省分或地方征选村官、越来越热络的中国村官论坛,年轻的村官正在以一股热情、理想与具体的行动在改变传统的农村政治。不管是农业技术、公共卫生、肥料、土地、税负等中央政策宣导时,或者只是简单的串门子、排解纠纷、建立与地方的人际关系。这一批新村官正逐渐在由下到上,透过地方选举,缓慢地在推动中国地方的民主化,甚至,极有可能继共青团之外,成为引领中国的明日之星。”文章内容如下:

  当举世关注中国六十周年国庆阅兵,讨论中国是否和平崛起之际,中国大陆媒体却以专栏揭露方式,报导在阅兵预备役方队中,几位年轻“村官”的故事,并彰显这几年鼓励高校毕业生投入中国农村建设的成果。 

  在中国大陆,“村官”并不是真正的官,通常是指在村民或居民自治组织推选出来的管理者。根据中国民政部二○○九年第二季度最新统计显示,全中国有六十万个村委会和八.四万个居民自治委员会。绝大多数村委会和居委会主任都没有公务员身分,当他们换届或任期满后,就跟农民或普通老百姓没有差别。 

  农村基层党组织一直是中共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然而,受限于财政压力与体制,从县以下包括乡村干部,都必须自己筹钱。根据重庆市政法委有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村官的腐败问题引发群众信访,占中国民众信访总数的百分之七十,恶人治村的故事层出不穷。 

  《中国农民调查》一书的作者陈桂棣,就严厉的批判中国的村官对地方行政与民主化的冲击。 

  为了解决中国大陆农村贪腐与无能,以及彻底解决农村干部人才弱化的问题。因此,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规划”里,除了支薪来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投入农村工作外,更积极从制度面,来给基层干部一个向上发展的管道,一个安心工作的环境,希望把农村的“根”-地方菁英给留下。 

  到农村当村官,对一胎化社会,能进入高校就读的天之骄子而言,似乎是一件荒唐的事。但是,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环境下,有八○一九名大学生报名竞争苏州市二二○名村官,场面丝毫不亚于公务员报名。在国际金融风暴下,苏州村党总支书记年薪十五万,其他村官平均工资为八、九万,村会计的年收入也在十万以上,即使被视为艰苦锻练岗位的村官,苏北地区村官的年薪也还有五、六万元。 

  不像政府机关里,充斥地所谓“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再进机关门),村官除了须具备理论背景与文化素质外,更希望能够培养出台上能演讲,台下能谈心;能出国招商引资,也善走街、串户、排解民怨、争取民心的能力。相较于传统农村无能、贪腐的村官体制,这批新村官无疑为中国大陆农村政治投下一颗震撼弹。 

  从越来越多的省分或地方征选村官、越来越热络的中国大陆村官论坛,年轻的村官正在以一股热情、理想与具体的行动在改变传统的农村政治。不管是农业技术、公共卫生、肥料、土地、税负等中央政策宣导时,或者只是简单的串门子、排解纠纷、建立与地方的人际关系。这一批新村官正逐渐在由下到上,透过地方选举,缓慢地在推动中国地方的民主化,甚至,极有可能继共青团之外,成为引领中国大陆的明日之星。 

  当中国大陆政府透过制度化手段,增强机关公务员的基层实践经验,为农村和基层有计画地招募、培育地方年轻村官时,台湾政府又做了些什么? 

  在八八水灾后,看到年轻人的热情与行动力,纷纷投入灾区救援的工作外,我们发现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与地方菁英,根本没有能力应付突发事件,也无法承担随后的灾后重建任务。灾后重建工作再度凸显地方社会资本匮乏与自治能力的不足。在资源长期被地方派系把持下,在外的年轻菁英不愿意回乡,即使回乡服务,也苦无机会出头的恶性循环下,让乡村治理几乎沦为政党政治下的牺牲者。 

  在新直辖市成立后,乡镇地方政府将渐转型为官派地方首长政府。地方派系掌握政治资源的力道势必将逐渐降低。我热切期待台湾也能够透过制度化,增强机关公务员的基层实践经验,为农村和基层有计画地招募、培育更多属于台湾的“新村官”,而非“三门干部”或只会考高考的官员,返乡为民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