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若政改再度被否 最大输家乃反对派

http://www.CRNTT.com   2009-12-28 11:26:17  


香港市民普遍希望政改稳步推进
  中评社香港12月28日讯/资深评论员薄夫林今天在《文汇报》发表文章“假如政改再度被否决”,作者表示:“05年政改被否决,最大的输家其实是反对派,香港浸会大学当时的调查显示,最多被访者认为反对派应负主要责任,而接下来的第三届区议会选举,反对派较上届大幅减少47席。前车之鉴,焉可不察!四年前在没有普选时间表的情况下,多数市民也不愿见到政改被否决,何况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支持香港政制向前走应是香港的主流民意。”文章内容如下:   

  “政制向前走大联盟”召集人郑耀棠提出忠告,政改方案被否决将造成中央、特区政府和港人“三输”的局面,是一件很悲哀的事。2005年立法会表决政改方案前夕,《文汇报》社评曾引据中大亚太研究所的民意调查指出,政改方案遭否决将是一种“三输”的局面,不幸这种局面还是出现了。政改被否决,有关各方没有“赢家”,但说到“输”又不可一概而论。 

      矛头指向中央 于情于理不通 

  2005年政改方案被否决的第六天,曾荫权赴京述职,胡锦涛主席谈到香港政改时指出了两点:一是重申“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的规定发展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是中央的一贯立场”,二是肯定特区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符合基本法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解释和决定,得到了广泛的民意支持,是一个进一步推进民主的方案”。正是基于这两点,中央原本希望香港政制在07/08年继续向前发展,但有关方案在立法会得不到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责任并不在中央。不必讳言,港人对普选的诉求对中央构成一定压力,所谓“输”无非在此,当全国人大2007年将香港普选时间表定下之后,“输”完全是在香港方面,反对派再把矛头指向中央,于情于理均显得荒谬。 

  中央对香港2012年政改的态度非常明确。特区政府公布谘询文件后,中联办负责人随即发表了谈话,认为谘询文件提出的方向性意见符合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在增加民主化成分、推动香港政制循序渐进向前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希望香港社会各界在谘询文件的基础上理性讨论,推动两个产生办法作出适当修改。中联办负责人的谈话同四年前胡锦涛主席的谈话内容几乎一样,这一点很值得注意。 

  05年政改被否决,曾荫权感到非常沮丧,特首和政府的民意支持度也一度下跌,然而人们也看到,六天后曾荫权赴京述职时,胡锦涛主席明确表示,“中央政府对曾荫权和特区政府的工作是满意的,并将继续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事实上,05年政改受挫并没有影响曾荫权一年后竞选连任。如果2012年政改再被否决,曾荫权及特区政府的管治威信势必受到一定冲击,本届政府在余下两年多的任期内或将面对更多挑战,但可以肯定,中央全力支持曾荫权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不会改变。12月19日,胡锦涛在澳门会见曾荫权和随行的主要官员时就指出,“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是充分肯定的”。有反对派人士放言,政改如果再遭否决,曾荫权应解散立法会并辞职,这是对基本法有关规定的曲解。基本法第50条、52条规定指的是香港自行立法所提交的法案,涉及两项选举办法的修改建议不在此列,不存在解散立法会及辞职的问题。 

            政改被否决 反对派是最大输家 

  应当说,政改被否决影响最大的是香港政制发展。回归后的前十年,按照基本法的安排,香港政治体制不断有新的民主元素加入而充满活力,港人得以在有序推进的民主实践中学习民主。基本法本已提供了香港在07/08年进一步推进民主的契机,因为香港自己的原因不得不原地踏步。倘2012年政改再被否决,本届政府应不会再处理政改问题,2016年立法会和2017年行政长官选举问题就将由下一届行政长官和立法会去解决了。中央已为香港定下普选时间表,即使政改再被否决,相信中央的决定也不会改变,但香港政制连续两届原地踏步,将为落实普选带来不明朗因素。如果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就意味要从目前的选举办法一下子跳到普选。如果2020年普选立法会,中间也只有2016年一个中途站。涉及政治体制的急遽改变,会令社会不同阶层的矛盾趋于尖锐,求得共识也将更加困难,届时香港可能要面对两种选择:一是自我推迟普选时间,二是以牺牲香港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为代价“霸王硬上弓”。 

  05年政改被否决,最大的输家其实是反对派,香港浸会大学当时的调查显示,最多被访者认为反对派应负主要责任,民主党、四十五条关注组的民意支持度显着下跌,而接下来的第三届区议会选举,反对派较上届大幅减少47席。前车之鉴,焉可不察!四年前在没有普选时间表的情况下,多数市民也不愿见到政改被否决,何况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支持香港政制向前走应是香港的主流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