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关系新阶段的方向与目标

http://www.CRNTT.com   2010-02-14 00:21:12  


中华文化为两岸之本,理应大力推广。
 
  目前华人世界的各种大学评鉴与排名评比,已让高等教育界卷入竞争的漩涡,插翅难飞,而所依据的指标又通常踵武西方──且不具前瞻意义。拾人牙慧的后果,只不过是当西方世界的精神附庸。研讨出一套适用华人世界与全人类的福祉的中华高等教育新指标,当是海峡两岸高等教育界共同的课题。

  两岸共同保钓

  回顾过去,自1970年迄今有四波大规模的保卫钓鱼台列屿的运动,其间小运动无数。

  1970年,消息暴露,美国为讨好日本共同围堵中国,拟将钓鱼台列屿随琉球一并交与日本;当年11月,台湾留美学生发起保卫钓鱼台运动,其后迅速扩展到台湾与香港各地,是为保钓运动的第一波。运动最高潮是4月15日华盛顿的游行及对美、日及“中华民国”政府的抗议活动。这一波运动终使美国于1972年5月15日只将钓鱼台列屿的“行政权”交给日本,而对其主权问题采中立立场;而日本原先要在钓鱼台岛建立无人看管的气象台的想法被迫放弃。

  1996年7月,日本片面宣布其领海范围,包括钓鱼台地区一直扩张到台湾外海,并开始驱逐进入列岛地区的台湾渔船;日本右翼青年社并在列屿之北小岛建立灯塔。这些举措激起全球华人的新一轮怒潮与行动,可称为第二波保钓运动。这次运动以台、港为主导,北美华人与大陆同胞为支援。运动的高潮先是9月22日在台北的大游行;最后是10月7日台、港、澳三地人士近三百位联袂前往钓鱼台岛,并成功登陆,同时插上“中华民国”国旗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这一运动有宣誓主权的效果,也促成台湾与日本就渔权问题磋商。

  第三波保钓运动开始于2002年9月。首先,因李登辉于接受《冲绳时报》访问时表示“钓鱼台是日本领土。”,保钓人士于是在台湾发起连署声明谴责,串连全球保钓人士筹组“全球保卫钓鱼台联盟”。大陆人士且于2004年3月24日突袭成功登上钓鱼岛。

  2008年则有第四波保钓运动。起因是6月台湾渔船于钓鱼台海域遭日舰撞沉,舆情愤慨。十二名保钓人士于是再度乘渔船出海驶往钓鱼台,在数十位媒体人陪伴及海巡署五艘巡逻艇护航下,冲破日方巡防舰防线,于6月16日成功挺进距离钓鱼台岛零点四海浬处,绕岛一周宣示主权。日本后来并正式为撞船事件道歉、赔偿。

  保钓不能只有行动,还必须有学理的依据。三十多年来,台、港、美、中国大陆各地均出版了许多学术论著,探讨钓鱼台列屿问题的历史、地理、国际法诸面相。东吴大学于1998年5月与2003年9月两度举办“钓鱼台列屿问题学术研讨会”,会后并将论文编印成书。有关保卫钓鱼台运动的文字,也编辑出版了好几本书。新竹的清华图书馆自2007年开始进行“1970年代保钓暨海外留学生刊物文献特藏计划”;同时,北京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也开始收藏有关文献。

  保卫钓鱼台是一长期的事业。我多年参与的深切感想是:这一运动一直祇是民间活动,两岸政府都裹足不前,令人遗憾。我在2004年6月东吴大学出版“第二届钓鱼台列屿问题研讨会论文集”中所写的〈代序〉中写道:“钓鱼列屿,要扼海枢;攸关东亚,各方瞩目。日人窃占,早有阴图;瓜分礁层,攫夺渔库。美国助成,意在霸主;藉名安保,其实围堵。奸人媚外,放弃国土;侈言爱台,心迹暴露。政府软弱,中共裹足;百姓丧志,先忧疾呼。志士奋勇,驾舟冲突;贤良竭虑,研讨出书。后人取法,吾代不辜;常维争议,以俟光复。海峡两岸,中华民族;携手同心,畛疆是固。”

  钓鱼台问题在历史、地理及法理上应由台湾出面,但在实力上必须有中国大陆做后盾;换言之,必须两岸合作才能解决。期望两岸政府认真把保卫钓鱼台列屿放进合作项目,可从召开学术研讨会开端。

  也提十六字箴言

  中国共产党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会见中国国民党连战前主席时,提出十六字箴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2009年马英九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时提出:“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共创双赢。”十六字诀。显然两岸共识已逐渐接近。我在此也以在野知识分子立场为两岸关系的新阶段,提出十六字箴言:“会通合作,互信互救,中华新宪,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语出《论语》,本是中华文化的固有精髓。已故的费孝通在2003年概括对人类社会及其文化未来发展的途径及其前景的看法,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最早是1990年说的);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一次研讨会上,方克立建议改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费先生也同意。2009年“两岸论坛”在结论中既同意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和而不同”当是两岸共识。“会通”、“合作”、“互信”表面上有了共识;既已在意识型态的铜墙铁壁上开出一缺口,双方应再接再励,付诸行动。“互救”一词则需要多做些说明:

  过去在大陆发动“文化大革命”时期,台湾推行“文化复兴运动”,相当程度地在海外保留了中华文化的根;当大陆走向“改革开放”期间,台湾的企业家曾挹注大量的资金与人才。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与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发生,大陆的“及时雨”订单则相当程度地挽救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当台湾近年进行“文化小革命”,致力“去中国化”时,中国大陆开始重新重视中华文化,无疑也会对这一逆流有导正作用。两岸唇齿相依,彼此互救(包括次一层意义的救灾互助)很可能是未来的常态。

  认清这点,当知两岸现阶段不急着谈统一,会同合作是最适的安排。再进一步,前面所提的文化、高等教育、保钓诸种会同合作,就是两岸建立互信、输诚互救的具有指标性意义的试金石。到了这时候,两岸的军事对峙毫无意义,徒然浪费而制造紧张。大陆撤除对准台湾的飞弹,时机当已成熟,这会是大陆对台湾所能表达的最佳善意,也将是迈向中国会合的重要里程碑。

  在此期盼:两岸最高领导当局更站在历史的最高点,胸怀宽大,拿出勇气与智慧,检讨现行两宪;所有知识分子跳出已往政治学框架的局限与意识型态的桎梏,从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朝未来“中华新民国”(New Republic of China)的目标,携手前行。两岸的政治学者与专家们,现在到了可以开始草拟基于中华文化与孙中山思想的,以“同根同源,相互扶持,一枝多叶,和而不同”为主调的,比欧盟更有创意的〈中华新民国宪法〉的时候!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0年2月号,总第146期)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