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拆弹部队》何以战胜《阿凡达》 | |
http://www.CRNTT.com 2010-03-10 09:08:04 |
事实上,《阿凡达》“天神下凡”,靠的是高科技和环保题材,尽管3D技术的应用在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毋庸讳言,《阿凡达》的故事老套,理想化的色彩过于浓厚。对于盲目跟风的中国电影人来说,大投入、大制作或许可以带来大票房,但如果缺少了人文关怀,缺少了现实批判,仍旧登不上艺术的最高殿堂,纳布科夫“艺术离不开真实”的感悟或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毕格罗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奥斯卡最佳女导演,可以看做是好莱坞送给所有女性导演的“三八节”礼物,更是对毕格罗这位 “不断创造历史的女导演”表达的敬意。毕格罗说:“男人那活儿,我能干得更牛”,不能不承认,她做到了。那样一部男人化的影片,到处充满了雄性荷尔蒙味道,给人以“最深切的绝望”的影片,证明了毕格罗超凡的能力和实力。更重要的是,同某些为军方卖力做征兵广告大片的好莱坞影片相比,毕格罗的《拆弹部队》更像是一份不作说明的诊断书,没有说教,没有口号,有的只是引导和反思,潜移默化中让观众陷入沉思。(作者:张诗河) 新闻链接: 《拆弹部队》用“人性”赢得奥斯卡 新华网;3月9日 第8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6项大奖最终被《拆弹部队》收入囊中,凯瑟琳•毕格罗一举成为奥斯卡历史上首获最佳导演的女性,其意义非同凡响;但更具意义的是,击败前夫詹姆斯•卡梅隆的“史诗”巨片《阿凡达》恰恰是奥斯卡勇气非凡的一次“人性回归”,说明优秀电影绝不仅仅只需要视觉奇观。 长达130分钟的《拆弹部队》扣人心弦。三个拆弹士兵——詹姆斯、汤伯恩和欧文的伊拉克经历,反映了驻伊拉克维和部队(美军)的真实现状,他们一次次完成赌命式的拆弹任务,又一次次重返危险的现场。大量移动镜头和仿纪实拍摄手法具有强劲的视觉冲击力,几个拆弹段落像昂壮的鼓点密集敲打着观众的心扉,一个伊拉克少年是否被用作人体炸弹的小故事将全片推向高潮。在令人窒息的战争环境中,士兵的命运往往无法捉摸,难以预料,每天扑面而来的死亡气息编织出一张人性的巨网——对每一个凡夫俗子而言,选择或者被选择的压力无处不在。 对主角詹姆斯的细致描绘则将全片带向更深邃的主题——偏偏有士兵对战争上瘾,可以为了拆弹不惜抛弃妻子重返战场,片头字幕“战争即毒品”在詹姆斯这样的美国大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更令人深思的是,詹姆斯个人英雄主义的源头何尝不是源于美国单边主义的“战争瘾”?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