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铁凝何必到国外找“震动”

http://www.CRNTT.com   2010-04-03 09:25:21  


直奔当代中国作家首富的80后青年作家郭敬明
  中评社北京4月3日讯/“人常说,作家是社会的良心。如今,中国的现实是,作家不仅不再是社会的良心,反成为社会的累赘,或者说赘肉、囊揣。”此间光明网-光明观察今天登载的祝振强评论文章《铁凝何必到国外找“震动”》如是说,内容如下: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近日在重庆接受了媒体采访。铁主席言: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作家应该不断拿出不平凡的作品。“两个月前我见过马丁.瓦尔泽,他说非常羡慕处在当下中国这个时代的中国作家,这个时代太伟大、丰富了,中国作家可写的东西太多了。”铁凝说,这话给她很大震动,“我就扪心自问,我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的写作配得上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吗?”她说一方面中国还有很多作家坚守精神的高度,但同时市场化也带来很大考验,市场要求作家速度快,市场对利润高的东西才有动力。“中国作家在这样伟大和艰难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有危机感。危机对我们没有害处,对我们的写作可能是一种更理性的动力,因为危和机是可以拆开来读的,危是危险,而机是机遇、希望和机会。” 

  读罢铁凝主席的这番话,真是开眼界。既往言必称胡适,我是胡适的朋友,主要是一种时尚和习惯——不自信的心态下借助强大的名声外力,以博得一时的精神高度,这很自然——我不是说铁主席一定要借助这个德国“胡适”来拔高自己,我是想这么说服自己信服铁凝主席——或许是交往的名流多了,如家常便饭,不自觉地就流露出来了。 

  不过,似乎也不太合逻辑,铁凝主席是有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的。她用了“很大震动”这个词,然后还“扪心自问”了——“我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的写作配得上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吗?”这个俄罗斯文学式的拷问后面,还有她对当今作家困境的理解:坚持精神高度,遭遇市场化,两相冲突,难。故应该有危机感,有了危,就有机。这个自说自话与话语劝慰的场子,就这么圆乎了。 

  在我看来,铁凝主席是大可不必远赴国外、找个洋作家请教之后才要“很大震动”、“扪心自问”的!谁都知道现今中国,“这个时代太伟大、丰富了,中国作家可写的东西太多了”。怎么经国外一个老作家的嘴说出来,才具有真实性?才有心理及生理反应?傻子都知道,中国作家非常尴尬地在“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失声、失踪,成为徒有其名、徒有其嘴的一群废物点心,与其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莫如说是个偶或、不正常的严重特例——如果说这是中国作家的群体堕落显得太过偏激的话,至少他们距离堕落,只差了一公里,大概就是每天出家门,家门口与洗浴、桑拿、按摩中心的距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