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揭开文物造假的黑幕

http://www.CRNTT.com   2010-04-28 15:19:54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文物市场已经形成了产销一体的“造假产业链”:各地的文物仿制工厂、作坊负责生产,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将假文物批发给文物贩子,最后经古玩市场或文物商店流入社会。业内人士称,文物造假网络如今已形成一个遍布全国的“作伪版图”:山西仿造青铜器和木雕佛像,河南主攻玉器、陶器、瓷器,沪浙一带擅长书画作伪。以年代为界,文物造假的“源头”又进一步细化:以玉器为例,“良渚玉”的批发市场在浙江湖州、“红山玉”在辽宁内蒙古一带、苏北地区则主攻“两汉玉器”;瓷器作伪主要集中在河南和江西,前者主打汝、钧两大宋瓷,而近年来备受热捧的明清官窑青花,则以江西景德镇居首。姚明远表示,各地古玩市场的假货源头都是一样的,文物贩子要做的,就是摸准本地藏家的“胃口”,有选择性地去“进货”。 
 
  作伪“反鉴定”,专家看了也挠头 

  南京博物院一位鉴定专家曾给记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一批瓷器鉴定专家到景德镇某瓷器厂参观,其间厂方拿出两件大小、造型、纹饰完全相同的清代官窑青花瓷瓶,并声明两件瓷器真假各一。只要有人付10万元保证金,就可以凭眼力把真瓶子挑走。如果“打眼”选到赝品,只能自认倒霉。结果,一群专家来回看了半天,最终还是无人“应战”。 

  随著作伪手段不断“进化”,文物造假从早些年的“粗货”,逐渐发展为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细货”,很多仿品连鉴定专家看了都挠头。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曾经说过,过去作伪是“老乡对专家”,东西出来破绽很多;现在是“专家对专家”,你能看出毛病的地方,人家全给抹掉了,行内称之为“反鉴定”。 

  “沁色十三彩”本来是鉴别古玉的重要依据。比如,良渚玉器上经常能看到石灰状的沁色,行内俗称“鸡骨白”,这本是玉料在地下埋藏几千年后出现的钙化现象。不过,现在的作伪者可以很轻松地仿出这一效果。“我去河南进货时打听过,方法很简单,就是直接把玉料放到火里烤,等快烧透时用冷水一浇,‘鸡骨白’的效果就出来了。” 

  入门不久的藏友方洪曾遇到过一件堵心的事。前两年,他在朝天宫古玩市场花2000元买了一件西汉玉璧,后经专家鉴定为赝品,当工艺品卖只值40元。他到消协投诉,得到的回答是“古玩市场为特殊行业,没有适应的法律条文作为处罚依据”;打电话到文物部门咨询,对方表示只负责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鉴定,不参与市场管理,“如果买到了盗掘文物,文物部门可以会同警方进行协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