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我们为什么“反韩”?

http://www.CRNTT.com   2010-06-22 10:04:01  


 
  民间:依赖“灿烂文化”带来的安全感,对“抢夺”的过度敏感 
 
  中国发展到现在,仍然还遗留着很多的弱国心态,还对自己屈辱的近代史感到耿耿于怀,以致对任何外来的敌意和抢夺都充满不安和抵触,仍然在过度依赖所谓的“灿烂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安全感。所以会对传统文化中值得骄傲的“伟大发明”和伟人有着强烈的所属情结。而在同一个文化圈中,文明成果又存在极大的交融性:中国有的,韩国日本都有可能有。所以中国人仍然沉浸在侵略和掠夺的悲剧中,对于新时代对文明成果的“抢夺”十分敏感,充满敌意。 
 
  官方:文化之争背后是多为利益驱动 
 
  在一些同源的文化圈,持有相同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是一种普遍现象,有一些习俗虽然起源某地,但在漫长的历史与文化交流中,会被周边的国家或地区吸纳和接受,并演变为本民族的独特习俗。然而,这种正常的文化发展状态,到了一些文化官员、专家和媒体的口中,却变成了一种竞争。事实上,这种臆造的“文化之争”背后是有利益驱动的,其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主管文化遗产保护的那些部门和机构,它们试图用假想的“文化之争”来推动对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 
 
  实质:一场虚幻的民族主义盛宴 
 
  现代民族主义的一大特色就是它无限扩展国家范围的能力,不只往日发生在现今国土范围内的历史是国史,所有的人民是国民,即使是大自然中与世无争的景观和物种也能一一纳入国家的范围,和民族拉上了神秘的联系。例如朝鲜的金刚山,它不单是座雄伟的高山,还“象征”了朝鲜人民的民族精神。又如四川的大熊猫,大家都知道它是“国宝”。从一个个的人直到花草鱼虫,莫不共享了一种人人皆能感受得到却又不容易解释得清的“国族精神”。这股超越个体、物种、历史和时间的民族主义将中国的文化、传统全部包容进去,一旦有侵犯,就会造成民族情绪的过度反弹。 
 
   美国报人Abbott晚年写回忆录,说他爸爸临死前告诉他,所有人间民族和宗教间的争执,90%都是词汇不能有效理解导致的谣言之争,他说他爸爸数学不好,因为他发现,最后那10%也是词汇和谣言之争。所以面对谣言,最重要的是,我们到底还能不能独立的思考? 
 
  来源:网易新闻另一面 2010 06 22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