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述弢:苏联解体的一种经济学诠释

http://www.CRNTT.com   2010-06-29 12:17:28  


 
  然而最可怕的,甚至都不是集体化本身,而是相伴相生的“把‘富农’作为一个阶级来消灭”。这里所谓的“富农”,实际上就是新经济政策期间善于经营、勤劳致富的农民。当时没收“富农”的土地和财产,将他们连家带口,流放到北极、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等边远地区(流放过程中的种种惨状暂不赘述)。为什么要下此狠手呢?因为只要消灭了经济上独立的农民,实际上就拔掉了任何民间反抗、尤其是1918年以来那些让布尔什维克十分恼火的暴动的根子。此外,集体化还解决了令当局感到非常头痛的交公粮问题。

  真正的庄稼把式、种田能手从此斩尽杀绝,而那些对农业生产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则成了集体农庄的当家人。他们只知对上级惟命是从,充当剥夺农民的帮凶,想指靠他们来振兴农业,无异于缘木求鱼。真正意义上的农民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集体农庄庄员,他们被剥夺了迁徙、选择工作和居住地点的自由,被迫在农庄的土地上从事无偿劳动,只能靠在分给的一小块宅旁园地上辛勤耕作,聊补无米之炊。集体农庄庄员实与农奴毫无二致。他们辛辛苦苦一年,连自己全家老小的肚子都填不饱,哪里还有生产积极性可言?此后苏联农业效率低下,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农业从此一蹶不振,成为国民经济中的软肋。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农民逃离农村的情况也日益严重。例如1953年,粮食产量仅为战前1940年水平的104%。而城市人口每年增加几百万,国家的粮食采购量却十几年原封未动。战后尚未复兴的农业生产正在迅速崩溃,两三年之内就可能引发实实在在的粮食危机和全国性的饥荒。斯大林去世后上台执政的赫鲁晓夫,也曾试图振兴农业,他采取了减轻农民税负、开垦荒地、大力提倡种植玉米等措施,农业生产一度有了起色。例如1956年,仅垦荒地最集中的东部地区就收获粮食6300万吨,全国粮食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近12500万吨。但好景不长,1963年更是急剧下降。这一年全国的人均粮食产量为483公斤,甚至低于俄国1913年人均540公斤的水平。无奈之下,只得作出到国外大量采购粮食的决定。为此动用了国家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1975年粮食歉收,苏联为增加粮食进口,只得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举债,并且动用本国的外汇储备。曾几何时,20世纪之初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俄国的继承者苏联,正逐渐沦为最大的粮食净进口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