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台湾有什么理由对“和谐”说不?

http://www.CRNTT.com   2010-07-02 10:34:07  


民进党对于有利两岸的ECFA,何必那么吝惜掌声。
  中评社台北7月2日讯/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赵春山今天在《中国时报》登出文章“台湾有什么理由对‘和谐’说不?”作者表示:“台湾的民主政治因少数人的操弄民粹意识而受到扭曲;人权与法治因为掌权者的贪腐而遭到破坏;两岸关系因对岸的疑虑“台独”而停滞不前;台湾的国际角色也因执政者采行的‘烽火外交’,蒙上了‘麻烦制造者’的恶名。面对这种内外交迫的局面,为了台湾的生存和发展,我们除了‘以敌为师’,记取内外教训外,还有什么理由反对ECFA?还有什么理由对‘和谐’说不?”文章内容如下:

  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后,马英九认为两岸关系已趋和缓,“台湾与大陆间的和平也向前迈进一步”;美国官方发表声明,乐见两岸因签ECFA而促进双方的和解,并说此举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共国台办主任王毅,则提出四个“有利”来说明ECFA的意义。遗憾的是,在两岸和国际社会对于签署ECFA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我们却听不到来自台湾绿营的任何掌声。

  ECFA的顺利签署,不仅是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的一项具体成果,也代表两岸和解过程的获得重大突破。中共对台采取和解政策和中共对内建立和谐社会,对外建构“和谐世界”的战略息息相关。从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首的第四代中共领导班子,即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外交是内政的延长,中共把对内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推广到对外的构建“和谐世界”。从中共领导人的观点看,和平与发展虽是世界的主要潮流,但“现今的人类社会并不和谐,边界纠纷、领土争端、地区冲突等传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贫困、恐怖主义、跨国犯罪、重大传染病等问题也层出不穷,这些都是亟待各国合力解决的。”“和谐世界”概念的提出,反映了中共外交心态的积极变化,要以国际秩序的“利益攸关者”身分,出现在当今世界舞台上。

  配合中共的内政和外交需求,中共领导阶层也把“和谐”的战略思维,用来处理和平发展时期的两岸关系问题。胡锦涛上台后,我们发现中共的对台策略已从“软的更软,硬的更硬”趋向“软比硬多”。为了落实“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中共目前对台工作的触角,已伸向台湾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对于两岸目前存在的一些争议性问题,中共以“求同存异”的立场,来进行“和而不同”的辩证解释,态度表现得十分柔软。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和谐社会”或“和谐世界”,都是中共针对历史教训所进行的一项反思。在毛泽东统治时代,中共因极左思想泛滥,过度“讲政治”而形成经济上的“一穷二白”。影响所及,对外关系也因为从事“革命外交”而陷于“四面楚歌”状态。邓小平为了拨乱反正,积极从事经济建设,但“一切向钱看”的结果,过度“讲经济”,造成中国大陆社会的严重“不均”。对外关系也因“中国崛起”,引来了“中国威胁”的疑惧。

  平心而论,台湾社会在扁政府执政八年期间,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台湾的民主政治因少数人的操弄民粹意识而受到扭曲;人权与法治因为掌权者的贪腐而遭到破坏;两岸关系因对岸的疑虑“台独”而停滞不前;台湾的国际角色也因执政者采行的“烽火外交”,蒙上了“麻烦制造者”的恶名。面对这种内外交迫的局面,为了台湾的生存和发展,我们除了“以敌为师”,记取内外教训外,还有什么理由反对ECFA?还有什么理由对“和谐”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