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解读菅直人的第三条道路 | |
http://www.CRNTT.com 2010-07-05 10:20:21 |
亚洲内需如何成为日本内需 6月16日,本届国会闭幕,参院选战拉开序幕。为确保选战胜利,菅直人全面修改了“竞选公约”,提出“新经济增长战略”,推出250项新政策,其中21项被设为“国家战略项目”,优先落实,力求“财政、经济并立发展”。 新经济增长战略主导思想是,对外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对内降低法人税率,促进民间储蓄转化为现实投资。目标是吸引跨国公司将亚洲总部设在日本,力争到2020年实现对日投资倍增,提供就业岗位由现行的75万人增至200万人。其落脚点便是亚洲市场,即亚洲内需与日本内需一体化。 作为具体对策,一是降低门槛,开放旅游,刺激内需,同时,拟出台“赴日就医签证”,吸引亚洲患者,形成“医疗出口产业”。二是“促进形成基础设施出口战略”,设立首相直接领导的“国家战略项目委员会”,直接主导重点攻关,制定国家级“外交促销程序”,力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目标就是亚洲的核电项目、环保项目、水务商业项目。 以往,“日本的亚洲观”仅仅将亚洲市场作为扩大出口的“外需市场”;而“新战略”则将亚洲看作日本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动力车间”,是真实的“内需市场”。但这里的“亚洲内需”并不是双向的,而是“单行道”。 对此,《日本经济新闻》发表专栏文章,不无讽刺地说,“如果亚洲内需等同于日本内需,亚洲内需扩大带来的亚洲人的生活富裕,应该等同于日本人的生活富裕”,“日本人应该为此而高兴”才对,问题是,“亚洲内需论者,会有这个度量吗?”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7月05日 作者:刘军红,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