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郑永年:罢工潮与中国的转型动力

http://www.CRNTT.com   2010-07-07 09:08:38  


 
政府推动技术提升是关键

  但要提高劳动者技术就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尤其是政府。政府单方面给劳方施压或者对资方施压,都不能求得问题的解决。政府需要为资方提供技术条件,要为劳方提供提高技能的动力。这里,教育改革是个关键。多年来,中国工业升级不能实现,和劳方的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地方在三十多年前开始使用农民工,三十多年以后的现在还在使用农民工。这不能不说是政府的责任。一方面培养出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但同时大学毕业生学无所用。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拉平,绝对不是正常现象。另一方面,无论是外国的技术还是本国的技术,在中国很难转化成为产品核心技术,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技能工人。同样是一个技术,在日本、德国等国生产和在中国生产,附加值要差数十倍。高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就整个国家而言,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育改革。最近的中长期规划,强调国家补贴的职业教育和高教结构内容的合理性,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关键还是在于落实。

  罢工潮的出现,表明中国已经处于一个经济和社会的转折点。不过,这个转折点绝对并非是一些人所希望的线性的上升,也可能是回覆到从前或左或右的局面,要不就是对资本的控制,要不就是对劳工的控制。如何处理罢工潮而求得政府、资方和劳方三赢的局面?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中,政府的作为是关键。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治层面看,日渐兴起的社会力量,对于希望通过改革,化解当前经济社会矛盾的中央政府而言,是一种有利的助力。罢工潮中涌现的新一代青年产业工人,不仅不会威胁社会长期稳定,反而可以成为中国政府推进经济转型和社会正义的动力。这当然不是说执政党应该全面鼓励罢工,但至少不应该将其看作是“维稳”的目标。

  广东省不将罢工视为社会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做法,是非常理性和富有远见的。如果一味站在资方和GDP的角度予以打压,就一定会导致更深层次的危机。相反,如果把工人的呼声逐步纳入制度化的表达渠道,并予以合理承认,执政党的地位就会更加稳定。长期看来,随着新一代工人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产业工人自发组织能力必然会逐步增强,中共和政府也必须要思考,如何与这些新生的社会力量形成良性共生关系,在推进改革、协调各方利益的同时,控制各方面暴力倾向,以求在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