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官员财产申报”六大误读

http://www.CRNTT.com   2010-07-13 09:46:00  


 
  再访诸当地百姓,大多对这个财产公开制度反应木讷表情迟钝。对他们来说,那些摆在橱窗里破破烂烂、已经发黄的监督卡,似乎跟一则计宣标语没什么两样。

  揭开谜底的,是后来和该县财政局一位办公室主任的私下交流。这位主任笑称,已经公开了的不用公开其实大家也知道,比如工资奖金等;你想知道的,不会公开,比如,其他收入一栏里,绝大部分人都会写上无。如有,是合法收入,大家都怕露富,是来源不明,那就等着检察院来找你吧。

  所以,最后公布出来的数字,肯定是大家都大同小异。其实上面也知道这是个走过场——这位主任最后用九个字对这个制度做了个总结,那就是“有必要,做不到,没效果”。

  前述那位叫符号的时评作者,其实退下来前也是一位官员,曾担任湖北某地级市副市长和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我曾经问他,就这个敏感问题频频发言,不担心得罪自己从属的这个官员群体么?这个70岁的老人叹口气,说我本来就是教书出身,出来说话不过是还自己的文人本色而已。何况自己也老了,无所谓了。

  他告诉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按照该县的规定,各乡镇和直属科局一把手的财产情况都得向县委汇报,向社会公开,那么接受汇报的县委领导,又向谁公开,谁来监督?

  该县纪委和组织部的官员向我解答了这个疑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县委领导归上级市委管理,他们无权也没必要向外公开自己的财产。

  这期节目最终未能播出来。一晃四年过去了,再也没听说这个苏北县城干部财产公开的任何后续消息,率先吃这只螃蟹的始作俑者,那个号称史上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早已升调西南某省,在更高的位置上,去开展他那套总是能吸引眼球并赢得媒体盛赞的铁腕新政了。

  那位山东籍全国人大代表,在一届任期届满后,没能成功连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