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香港经济问题难解决 为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10-08-13 12:01:21  


“香港现象”似乎已成一种虚幻
  中评社香港8月13日讯/“香港现象”似乎昙花一现,最近十余年,诚心表示仿效者寡。法学博士宋小庄今天在《大公报》发表文章“为何香港经济问题难解决”,文章内容如下:

  香港是“东方之珠”,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其经济发展形成世人瞩目的“香港现象”,成为世界竞相仿效的对象。八十年代,邓小平说要在内地“造几个香港”;前苏联计划在苏、中、朝三国交接的哈桑地区设立“远东香港”。不但社会主义国家要当榜样,连资本主义国家也要学习。日本要在琉球的那霸设自贸区,建立“第二个香港”;泰国也要在泰南五府设港式经济区;菲律宾在宿务开设“类似香港”的自由港。但最近十余年,此调不弹久矣,“香港现象”似乎昙花一现。

                    政治城市难论发展

  何以如此,不亦怪乎!香港之所以未能再现奇迹,再展辉煌,理由固然很多,笔者进行反思,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自九十年代初期,香港开始成为政治城市。1992年英国委派彭定康担任末代港督,他的意识形态是拒共拒华(说严重一点仇共仇华)的,他推出的政改方案就是要“还政于港”,作有利于反对派的选举安排。如谓不信,不妨试看他1998年出版的《东方和西方》(EastandWest)以及他聘用的记者JonathanDimbleby1997年出版的《末代港督》(TheLastGovernor)。连李光耀都认为彭定康方案是美国到中国拓展民主的一部分(见前书英文版第148页)。末代港督既想给香港这样的定位,香港当然就很难一心一意搞经济、谋发展了。

  二、香港回归后,两位行政长官未能扭转香港走向政治化的趋势。2003年在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受挫后,特区政府碍于舆情压力着手推动07、08年政改,终于在2004年4月6日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认可;2005年底反对派否决07、08年政改方案后,特区政府又积极寻求普选时间表和路线图,终于在2007年底得到“双普选”的时间表;在2009年11月谘询文件说2012年政改方案难有调整空间后,却又多方游说中央政府接受民主党的改良方案。特区政府之所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政改上,是因为坚信政改问题解决了,管治能力问题、经济民生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中国特色的先经后政的改革道路和成功经验,在香港主流媒体没有市场,反而西方在苏东推行的先政后经的改革模式和失败教训,在香港颇为受落,成为政府官员和主流媒体的信条。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香港的竞争力未能相应提高。除土地之外,经济全球化刺激人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资料向较低生产成本区域流动,香港制造业上行,无可逆转;物流业也正北移,势头较猛。对已经或正在消失的行业,香港缺乏新兴行业的替补。特区政府提倡的六大优势产业,没有数据支持有足够的替补作用。香港高档的服务业,虽仍有竞争力,但竞争力的差距正在减少。近几年举办或设置的经济峰会、经济机遇委员会以及有关的委员会,不知凡几,但缺乏基础性、战略性、长远性研究,靠个别名人、要人、高人的所谓“点子”,至今还没有点出什么名堂来。

                     地产应属支柱产业

  四、香港的支柱产业不够稳固。在旅游资源非常丰厚的地区,旅游业可以考虑作为支柱产业,但香港旅游的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与可以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特区政府又不刻意开发相关资源,仅靠旅游购物一项优势,恐难长久。只要内地开拓金银首饰业,在京沪等地开业的外国名牌公司大减价促销,香港的旅游购物将优势不再。内地的确还有不少人没有来过香港,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未实现自由行,但台湾和澳门的吸引力,显然不亚于香港。多年前,香港曾自诩全球第五大旅游中心,经苦心经营,该支柱产业现在全球的排名如何呢?

  五、香港回归前,房地产是香港的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GDP的五分之一左右。但回归后没有几年,特区政府已不再视房地产为支柱产业了。所谓支柱产业,虽然没有严格的标准,但只要在GDP和就业人口含一定比重,对社会民生和政府财政有一定作用,就可列为支柱产业,并考虑该支柱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的问题,但香港一方面连骨灰龛都没有地方摆,公屋私屋供不应求,一方面大量土地闲置(如西九、启德、边境禁区搁置多年);一方面紧缩土地供应,另一方面停止土地开发(填海造地或开发郊野公园);一方面说要提高竞争力降低营商成本,另一方面却任由租金上扬到不合理的水平。这种不协调的情况,随处可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