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薪潮”推倒全球经济多米诺骨牌

http://www.CRNTT.com   2010-08-29 08:28:52  


 
  中期:推高全球通胀

  文章称,从中期效应看,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可能使中国经济出现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并通过对外出口商品的“路径”推高全球通胀水平。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和劳动力市场价格扭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国内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不但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工资上涨,反而造成了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和对外贸易条件的恶化。这种现象违背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的推论,即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事实上,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品滚滚涌入全球市场,有效的拉低了全球的通胀水平,并帮助美国实现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持久低通货膨胀”的理想组合。然而,近几年,随着中国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显着提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开始发作,贸易部门工资上涨很快,并带动了贸易部门工资上涨。从韩国和日本的经验来看,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推高国内通胀水平,并抬高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0%左右,所以相对于70年代的日本和80年代的韩国而言,中国“向外传导”通胀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对中国构成中期通胀压力,并将通过国际贸易途径使内部压力“外部化”,从而推高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水平。

  长期: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

  文章认为,从长期来看,提高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劳动力价格,将有助于改善全球的资源分配与贸易关系,化解全球经济结构性矛盾,使世界经济重新回到“平衡”的正常轨道之上。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美国经常账户的持续逆差和东亚国家经常账户的持续盈余,而中美的贸易失衡被看作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推手。中美贸易失衡的经济表现可以总结为两个“双高”,美国的“高消费率”和“高逆差”,中国的“高储蓄率”和“高逆差”。从理论上来说,对于中国而言,这种模式要求中国增加资本收益,压制劳动报酬,以此压抑“现实消费”。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劳动力成本上升意味着中国的现实消费将会快速增加,这有助于调整中美经济之间的失衡模式。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美贸易失衡的实质是国际分工的结果,即中国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生产廉价的消费品出口美国,并通过挤压劳动报酬保持“高投资”,维持长期“高顺差”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而美国具有“金融比较优势”,生产高端的“金融产品”,并以此对外大量“借款”,维持其国内的“高消费”经济模式。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将上调整两国的比较优势,降低中国对美的加工贸易出口,提高中国国内的“消费率”。这势必打破两国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机制,有利于中美贸易趋于平衡,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助力全球经济的重新平衡。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