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要开放,不要“圆明园式的开放”

http://www.CRNTT.com   2010-10-19 09:51:14  


 
  1931年3月,“圆明园遗物与文献展览”在中山公园展出。被焚71年后,由于其建筑在文化上体现出来的“不可磨灭之价值”,中国普通民众才切实感到,圆明园实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伤心之遗迹”。

  与此遥相呼应的,是50多年后上映的一部影片,香港导演李翰祥1983年的《火烧圆明园》点燃了已在中国人心中暗伏多年的圆明园之“火”。也正是这部影片,使圆明园作为一段民族历史的象征,被重新审视。

  290多年后,金铁木成为首个用数字技术复原圆明园真实全貌的电影导演。“被焚之后100多年里圆明园的命运,其实更有张力。”他说。

  因为拍摄《圆明园》,金铁木在园里跑了不下二、三十个来回。“每个角落我都去过,而且每个角落都待过很长时间,”他说,“对这里的历史了解越多,感触就会越深。”

  而20世纪50年代末的圆明园,却愈发变得热闹。大量百姓涌进园内。圆明园村、挂甲屯、福缘门村里很快住满。除了稻米、养鱼,人们还办起了马场和养猪场,大规模植树绿化也同时进行。

  热闹过后,拆除再次开始。1970年代,历史梦魇般的场景重新显现。据记载:人们一次拉走582车石料,一次拆掉800多米围墙,一次砍伐1000多株树木。圆明园遗址的围墙被拆得一干二净,建筑基址被掘地三尺,山头被平掉十分之四。

  1976年,骑上自行车,少年张立国抵达圆明园需要20多分钟,没有道路,也无需门票,大水法的残骸就躺在荒草间,兔子和黄鼠狼从他身边一窜而过,不到黄昏,园内已没有了声息。

  “这么大方砖,这么大石头,”现在已45岁的张立国用手比划着砖块的大小,“当时只要人能搬动的,全没了”。

  也正是1976年,圆明园管理处正式成立,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和设施也逐渐从无到有。

  1983年,中国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此后一两年内,福海整修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蓄水放船,绮春园山形水系也整修完成。

  “70年代末的大水法和现在一模一样,南边流着一点水,和小溪差不多。”直到参军后回家探亲,张立国才看到圆明园比以前热闹了一些。“园内的灯展很漂亮,”他说,“那是1985年的中秋节。”

  而当音乐人周云蓬第一次走进圆明园时,已经是10年后的春天,他最先在福海边见到了四川诗人张建之。“他简陋的屋子的门上挂着一个牌子,上写‘废墟编辑部’。”多年后周云蓬笑着说:“当时,自己也像废墟一样。”

  这位被誉为最具人文色彩的中国民谣音乐代表仅在园内住了半年多,每天的工作是背着吉他去北大南门图书城口卖唱。“园里四季分明,尤其秋天很美,废墟苍凉,水波浩渺,”周云蓬说,“如果算上搞音乐的、画画的、写作的,当时园内大概有一两千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