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经济癌症才是通胀凶猛根源 | |
http://www.CRNTT.com 2010-11-12 11:26:38 |
在11月10日晚间央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之后,国家统计局紧接着公布了10月份的经济数据,CPI高达4.4%,再创年内新高,比9月份环比上涨了0.8%,令人触目惊心。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表明,监测的包括蔬菜、粮油、鲜肉类及水果共31个产品中,共24种产品价格呈不同程度上涨,而大中城市黄瓜、西红柿、油菜等15种主要品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比9月上涨近10.1%,苹果居然成了“价值洼地”而被资金开始盯上。 是什么导致了目前价格的普涨态势?央行表示,将物价上涨简单归结为货币超发“不科学,不客观”,但至于如何才科学和客观,央行没有给出答案;而国家发改委认为,物价的上涨因素包括货币超发、工资上涨、自然灾害和游资炒作。的确,从本轮通胀的因素看,货币全球大放水是影响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各国货币超发现象严重,而美国最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全球性通胀隐忧渐显,大宗商品价格持续看涨,石油在80美元以上继续盘上,而热钱的加速涌入,使得输入性通胀的形势也极为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发改委终于承认,今年要将价格控制在3%以内很困难。 但是,即使现在大家一致认为,货币超发成为当下价格飞涨的罪魁祸首。但事实上,就中国的GDP和货币发行量的关系而已,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超发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 2与GDP的比率就呈现不断上升趋势,1990年为0.7,2004年达到1.85,增长1.6倍。这比率不仅在世界上最高,而且上升速度也最快。即便如此,如果从上世纪90年代来看,中国的严重通胀也就两次,一次是1992年到1995年,一次是从2005年到2008年,前一次毫无疑问是货币超发,而后一次是因为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 必须强调的是,自2008年末开始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中国货币政策史上是前所未有的,2009年GDP与M 2的比重是1.8倍,而今年到年终比例也基本差不多,和中国历史上的平均比例基本持平。不可否认,货币超发的确成了本轮物价上涨的主要诱因,但我们需要探讨,为什么之前多年货币超发,并没有必然发生通胀,而在现在,一旦货币超发必然发生通胀呢? 根子在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005年开始,中国一方面是GDP的飞跃,另一方面是经济的虚拟化和泡沫化,由于房地产泡沫的暴利和民间资本做实业环境的恶化,导致资本逐渐向房地产和一些易于炒作的领域集中,民间做实业的意愿非常低迷,使得经济“植被”被破坏,“沙漠化”严重。也就是说,从1978年始,大家做实业的意愿强烈,加上制造业处于上升的周期,发行10万亿元的货币,有8万亿元很快会从货币变成资本,变成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而在目前经济虚拟化严重的情况下,同样发10万亿元的货币,只有2万亿元变成资本,有8万亿元要么进入房地产、股市等虚拟经济领域,要么仍然以货币形态存在,这意味着,作为经济植被的制造业和民间实体投资越来越贫瘠,整个经济的蓄水能力下滑,一遇到洪涝灾害,水就没地方去,一旦再挤压房地产,即使一点点的水,也会引发物价的泥石流。 在经济沙漠化的情况下,自今年7月份以来,CPI重新回到了3.0时代之后,中国自下半年已经进入通胀时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8月份CPI再次冲高至3.5%之后,9月份CPI再创3.6%的新高,根据最乐观的预计,起码在两年时间内,中国的物价指数再次回到3.0%之内基本无望。在国内的负利率和流动性过剩,保值的压力使得游资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炒作潮。而且,必须指出,中国目前的CPI是被严重低估的,民众事实上承担着比CPI更高的通胀税,本质上是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而让居民承担更多的发展成本,实质是向居民征税。 因此,央行对于货币超发,一定要清醒看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已经今非昔比,禁不住这么多货币的冲击,再加上收入分配的失衡,导致居民在收入分配问题上经历了“失去了十年”,严重的通胀,必将导致居民幸福感的降低。在经历30年的发展之后,在经济虚拟化严重的情况下,我们缺少了抵挡货币洪流的本钱,如果再不关紧货币的水龙头,迎来的必将是罕见的恶性通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