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国城市化的全球地位和均衡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0-11-17 08:59:31  


 
  正是由于这些考虑,我更倾向于加快建设城市网(City Networking)。我认为,“城市网”是均衡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化模式,即通过现代化的交通、通信体系,把一个区域内特大城市和中小城镇整合起来,形成城市网络,通过城市间基础设施一体化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同城化”。

  这样既能够实现大城市的规模效益,又可以避免单个城市盲目扩张带来的大城市病,既可以降低大城市生活成本,又可以避免小城镇缺乏就业机会的现象。

  在这一模式下,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更多提供市场和就业机会,而中小城镇侧重为转移人口提供住房和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这样的模式安排使市场行为主体、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可以实现预期目标:个人收入增加、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和国家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目前在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已经出现了这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在欧洲、日本则有先例,这可能是国家需要的、也是农村转移人口可以接受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需要积极加以引导。

  怎样推进城市化?

  文章认为,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当中,重点要处理好几个相互联系的现实问题:

  第一,新一代农民工在城镇落户问题。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事实可以证明,双向流动就业模式的假设是不牢固的。作为我国产业工人主体的2亿左右农民工特别是他们当中的年轻一代,长期定居城镇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部分农民转为市民是非常迫切的要求。我们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农民工就业、居住、就医等问题,特别要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积极推进户籍制度和廉租房制度改革,这是明年扩大内需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

  第二,规划和启动“城市网”公共工程建设。

  由于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高不可及,直接在大城市落户的思路在明年可能走不通。因此,应该在“城市网”的理念指导下,尽早规划和启动一批公共建设工程,加快大城市和周边中小城镇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外围地区的廉租房建设,做好改善教育、医疗条件的规划方案,创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条件,使城市化发展导向与明年社会政策取向高度吻合。

  第三,地方政府融资制度化。

  实现城市化的发展模式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这是作为城市化建设主体的地方政府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所要面对的主要难题。因此,从实际出发,形成一套适应中国城市化需求的投融资机制和监管体制,实现城市网建设的现金流量平衡,是推动中国城市化稳步发展的又一关键环节。土地融资模式在微观层面似乎合理可行,一些地区的做法使当地政府和农民都比较满意。但最大的困难是,这种模式带来的宏观后果还不甚清楚,目前在耕地保护和农产品平衡点等基本问题上的争议还很大,因此要审慎对待,继续试验。地方政府通过商业银行融资的借贷模式存在财力支付风险,由于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减缓,还本付息的压力较大,这种模式很难持续。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下,建立正常的地方发债制度和适时推出物业税,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选择方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