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日本人为何不亲近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10-12-20 09:05:20  


 
  1978年,中日两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人生若只如初见”。

  1982年前后,日本将“侵略”华北改为“进出”华北,日本对华情感第一次大幅下降。

  1989年,中日关系迎来了一个凶猛的下跌线,这与当时国际大环境有关。

  上世纪90年代,中日间在历史、台湾、领土、安全、经援等问题上发生了一系列摩擦,两国关系陷于复交以来最冷的低谷。

  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连续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游客集体嫖娼等事件的发生,促成了2004年中日关系的第二次急转直下。

  之后,2008年的“毒饺”、2010年的钓鱼岛事件,都把中日关系进一步推向了深渊。

  ……

  但是,除去技术细节,我们更应找出这对夫妻感情跌入冰点的深层原因,感情渐行渐远的背后,一定会有规律性的因素在起作用。

日本人的不亲近感从何而来?

   1.国家实力的变化

  在“蜜月期”中,中国虽然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五常”之一,但仅仅是“政治大国”而非“政治强国”,经济上更是刚刚起步,而日本虽已是名列世界第一梯队的“经济强国”,但其时成为政治大国的渴望既不十分急迫,又没有因历史问题同亚洲大国纠缠。这种政经不同步压抑了两国民族主义的生存空间。

  曾有日本人这样表态:“那时的中国还很穷,经济不发达。”亲自去中国,让很多日本人看到了中日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让他们对中国多了一份亲近感,“因为当时中国的现状和日本战后初期的状况很像”。

  而接下来,两国的状况就不大一样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日本经济却经历了“失去的10年”。具体表现是1994年日本对华贸易首次出现赤字,2010年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

  习惯于“居安思危”的日本人,不得不正视这个当年还需要援助的邻居。而日本自身欲做大国之诉求,亦使得两国的地缘政治变得十分微妙,接触与摩擦在所难免 。

  2.不喜欢中国的作风日本人大多认为“中国人总提出历史问题”。对于中方不会见小泉的决定,日本普通老百姓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认为“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和中日关系往前发展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2005年在中国几个城市发生的“反日游行”中,一部分游行者“袭击”日本大使馆和餐厅,中国却没有表示道歉,也没有赔偿损失部分,坚持“原因在于日本首相不恰当行为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在那一刻,在日本人的脑海里,中国人是做事不合理,不遵守国际规则的民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