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用什么遏制“土地财政”依赖症

http://www.CRNTT.com   2011-01-10 10:43:50  


 
  一些地方土地出让金的使用有“猫腻”。比如,按有关规定,各地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但审计署去年11月公布的审计报告显示,2007年至2009年,有22个城市的提取比例未达到要求,共计少提取达146.23亿元。

  大幅增长的土地出让收入如何使用,对地方政府管理、服务的理念与能力是一次考验。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均指出,土地收入不是政府手中的私房钱,它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财源,关心土地收入的增长是正当的;但当大多数群众的居住问题成为社会问题之时,如果过分强调土地收入而不愿为居民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资源,则将背离群众的利益,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业内人士建议,随着土地出让金收入的显着增加,对其收支情况的监管亟待进一步加强、完善。

  ○地方的“土地财政依赖症”是否会加剧?

  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土地出让收入为14239.7亿元,增长43.2%。当年的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3.7%。业内人士预计,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或将突破2万亿元,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也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把今后50年或70年的收益一次性收取、以土地为抵押物获取城市开发建设巨额贷款、通过房地产开发获得GDP和大量税收——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某种程度上可说是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一大“奥秘”。在一定时期内,“土地财政”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不过,一旦形成“过度依赖”,无疑将使经济运行风险加大,房地产调控难度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当前,既要增加土地供应以填补住房市场的供需缺口,又要防止地市“过火”,合理控制地方的“卖地冲动”。这是楼市调控乃至整个经济运行管理的一道难题。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表示,土地调控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大力增加保障房用地供应、不断提高其在供地计划中的比例,同时保持一定量的商品房土地供应。

  业内人士还建议,破解“土地财政依赖症”还需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十二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事权、税权分配上会更加合理,抬高地价增加土地出让收入等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将逐步消除,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将逐步减小。

  新华社上海1月9日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