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多方携手方能化解全球粮食危机

http://www.CRNTT.com   2011-01-13 09:12:27  


 
  文章认为,经历过上一次粮食危机,各方理应有所反省,总结教训:第一,各国的粮食储备系统是否健全;第二,一些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是否已对本国畸形的农业政策进行了再调整;第三,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盛行的投机行为是否通过加强监管得到了抑制;第四,在发达国家开发新能源的口号背后,大量粮食被用于提炼生物燃料的现象是否得到了纠正;最后,G20除着眼于强化发达国家主导的金融监管外,是否也同样关注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饮用水、健康、贫困等基本生存权问题。

  遗憾的是,上述所有问题都还无法给出鼓舞人心的回答。

  文章分析,就中国而言,老百姓历来信奉“民以食为天”和“自力更生”。最近10年来,中国粮食自给率一直高居95%的水平,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也堪称完备。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开放,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日益接轨,总体上虽尚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但依然无法完全隔绝外部冲击,难以独善其身。

  首先,粮食的替代性对于中国同样存在。尽管中国小麦连年丰收,但近年来对于玉米、大豆的进口需求逐年增长;而玉米、大豆又是动物饲料和食用油的重要来源,这势必带动肉类和食用油的价格水涨船高,而后者又将拉动更多的粮食和其他消费品价格上涨。

  其次,国家之间也会有明显的传染效应。2008年,为平息国内对于高粮价的不满,埃及开始限制大米出口,立刻引发全球三大大米出口国印度、泰国、越南群起效仿,由此也进一步加剧了危机;而2011年,一旦俄罗斯、乌克兰等主要小麦出口国宣布出口禁令,随着小麦国际价格持续走强,势必会有更多国家跟进,从而导致粮食供给紧张局面愈演愈烈。

  最后,当前中国国内潜伏着诸多物价不稳定的诱因。特别是高房价和高通胀导致的自我强化预期。当国际粮价普遍上涨之时,或多或少会为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提供一个定价锚。

  正因如此,要想化解高粮价冲击,中国与其他主要大国应尽快在G20的多边框架下,对正在酝酿形成中的全球粮食危机进行紧急磋商,通过政策合作,最大程度地降低本次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