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神庙引发战争 泰柬两国为何多次交火?

http://www.CRNTT.com   2011-02-08 09:30:34  


 
  二战中法国的战败,让当时泰国的颂堪军政府觉得有机可乘,1941年1月9日,泰军向法属高棉发动进攻,陆军的主攻方向正是帕威夏。此次战役很快以泰军水、陆惨败告终,成为泰国引入日军并加入轴心国的重要导火索。当年5月9日,在日军的压力下,法国维希政府不得不屈服,将北纬14度以北、洞里萨胡以西的柬埔寨领土割让给泰国,其中不仅包括帕威夏,且割让领土的仪式就在神庙中举行。

  二战后,法国重新夺回对柬埔寨的宗主权。1946年,他们以“不退让就反对泰国加入联合国”相威胁,迫使顶着“前轴心国”帽子的泰国交出1941年5月9日获得的领土,这其中也包括帕威夏神庙。但1954年,随着法军在越南惨败,泰国再次出兵占领帕威夏,刚刚独立的柬埔寨立即出兵争夺,泰柬双方第一次发生直接冲突。 

  1962年6月15日,海牙国际法院宣布支持柬埔寨对神庙的要求,但既没有对周边4.6平方公里争议领土归属作判断,又将神庙最方便的一条入口划给泰国,边界线被划在该入口通往神庙的第186级台阶上。这样一来,尽管神庙属于柬埔寨控制,泰国却握住了通往神庙的主通道。虽然泰国宣布保留意见,还是签字画押并撤出了军队。 

  2007年,柬埔寨宣布帕威夏“申遗”,遭到泰国素拉育政府反对;2008年6月,柬埔寨将“申遗”范围缩小到神庙本身,得到泰国沙马政府签字认可,却引来国内“黄衫军”的激愤。当年7月,神庙“申遗”成功,引发泰国国内广泛抗议。7月8日,在泰柬联合公报上签字认可的泰国外长诺巴敦被迫辞职。15日,泰柬两军在神庙发生武装冲突,双方互有伤亡。

  由于沙马的后台是他信,“黄衫军”指责后者为自家财团获得柬埔寨商业利益“出卖泰国主权”,2000年的《柬泰谅解备忘录》本身就有问题。这一争议随着“红衫军”和“黄衫军”的激烈斗争被迅速政治化、扩大化,“红黄之争”最激烈时他信被任命为柬埔寨政府顾问,更让这种争议变得十分微妙。

  如今的阿披实政府虽然是反他信势力,但一般遵循稳健的外交政策,但神庙事件涉及主权,而“黄衫军”民盟以“主权至高无上”的高帽压顶,让政府难以作出妥协姿态,“黄衫军”政治家和民间人士还多次直接进入争议地区或神庙,挑战柬埔寨方面的控制权,并直接向本国政府施压。且泰国许多研究者都认为,神庙的丧失是法国人画错地图造成的,泰国是受害者,如今神庙虽然在柬埔寨控制下,泰国人却在自己控制的入口处建造了神庙的山门。迫于政治压力,阿披实政府不得不表现出强硬姿态。 

  与之相应的是柬埔寨首相洪森的针尖对麦芒。在洪森看来,神庙最初是柬埔寨人建造的,如今也由柬埔寨控制,“根本不存在主权争议”,因此拒绝妥协,甚至拒绝讨论“神庙主权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尽管两国政府都难以迅速达成妥协,但两军在边界达成控制各自行为的协议是可能的,此前也曾多次做到。至于主权争端,则很难在短期内有了局,但长远趋势则对柬埔寨稍稍有利。这不仅因为历史渊源,更因为尽管地图错误是主权争议产生的根源,但泰国在已经发现错误的情况下多次放弃合法申诉机会,并在多份法定文件上签字画押,如果反悔就意味着推翻历届泰国政府对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仲裁和2000年《柬泰谅解备忘录》的承认,势必带来难以预估的重大后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