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蔡昉:“未富先老”时代即将到来

http://www.CRNTT.com   2011-04-11 11:09:06  


 
  时代周报:那么“未富先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什么,这种人口结构有没有可能逆转?

  蔡昉:人口转变过程及其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老龄化,是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通常是不可逆的。生育率下降的人口转变,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都经历过,现在也都面对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解决“未富先老”的出路不是逆转人口转变,而是加快经济增长。

  说中国社会“未富先老”不可简单理解为老年人多了,需要补充人口。一般而言劳动年龄人口增量减少伴随高速经济增长,会共同导致普通劳动力的短缺从而工资上涨,也就是常说的“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成本提高,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就必然会相对弱化,这意味着产业结构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升级。就中国的实际国情来说,人均收入刚刚跨入中等偏上水平的发展阶段,物质资本积累上尚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劳动力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仍有着巨大差距,因而无论是在资本还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上,中国都不具有比较优势。这也就意味着“未富先老”的中国失去人口红利之后,经济发展可能逐渐失去原有的比较优势,却短期内不能获得新的比较优势,从而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从这个角度讲“未富先老”是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时期所面对的特殊挑战,我们必须要面对这一挑战,实现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持续经济增长。

“刘易斯拐点”带来的挑战

  时代周报:最近关于中国经济已经是否走到了“刘易斯拐点”的讨论很多,如果说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刘易斯拐点”,那具体有哪些表现?

  蔡昉:所谓的刘易斯拐点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结构性变化。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农业中存在取之不尽的剩余劳动力,工业的发展可以在生存工资水平上持续获得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当非农产业的发展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速度超过劳动力新增的速度的时候,就会导致劳动力的短缺和工资上涨,这个时候也就是经济发展到达了“刘易斯拐点”。

  从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判断,这个拐点已经到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点,就一直在递减。这期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就业迅速扩大。2002年-2009年间,城镇就业总量增加速度已经快于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增加速度。可以说劳动力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供大于求不再是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工资不再由生存水平决定,而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更多地反映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提高。其直接表现就是2003年以来在全国各地都出现的劳动力短缺现象,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工资普遍上涨。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例,这两个行业的工资在2003年-2008年期间的年度增长率分别为10.5%和9.8%,农民工工资则年均提高10.2%。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