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汉字的悲哀

http://www.CRNTT.com   2011-04-12 14:11:11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系大一学生小陈说,上学期末她收到一份来自新闻写作课翟老师的特殊“礼物”。“他给每一位同学都用毛笔字写了一份试卷批语,字写得刚劲有力,很美。收到这样一份批语,心里会有莫名的感动。”小陈说,以前师范院校的学生要天天练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执教后为人师表,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惜现在书法课在更“重要”的课程面前,只成了选修课;大学几乎全用多媒体教学,一些条件好的中小学也部分实现多媒体教学,老师的亲笔字都难得一见了。

  身为电脑工程师的市民老陈,由于理科出身又电脑化办公,从前一直被家人笑称 “错别字大王”。自从在报刊亭发现了《咬文嚼字》杂志后,觉得很有意思,此后一直订阅,“现在不但摘掉了自己"错别字大王"的帽子,平时和家人看新闻时发现错别字,还会"专业"评点一番,这样生活中平添了项乐趣。”

  有个数字也许可以说明一些东西。2009年夏天,“迎世博咬文嚼字大赛”吸引了整整20万民众参与,上至年过九旬的老人,下至不满十岁的小学生。《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郝铭鉴感慨:“群众心底对汉语的热情让我们感动,让人看到了母语意识的回归。”

“越来越多亚洲人在练中国书法”

  你愿当“新文盲”吗?

  在上海老字号“周虎臣”买笔时,白宝钧曾亲见一名日本教师买了几百支毛笔要带回日本给学生。十几年过去了,这幕场景还一直印在他脑海里。

  其实,外媒对国人提笔忘字现象的关注并非首次。加拿大《环球华报》曾以《频繁使用电脑 中国许多年轻人开始忘记汉字写法》为题报道;新加坡《联合早报》也聚焦过汉字因久不书写而陷入被遗忘的困境。而美国《洛杉矶时报》的这则报道还格外指出,“在日本或在韩国,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练习写中国的书法。”

  目前在复旦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攻读硕士的日本留学生长井由花说,日本的中小学都开设书法课,她读过的公立小学一、二年级有钢笔课,三年级后是毛笔课,一直持续到初中毕业,“因为书法课每周只有一节,所以半数以上的同学都在课后去"书法教室"。这不是迫于家长压力,也不是为了证书考级,而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

  正在日本当交换生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学生王磊说:“提笔忘字的尴尬,其实日本也有。很多日本人习惯用片假名(类似拼音的功能)书写,不过考试时老师会强调有汉字的词汇要写汉字。而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推广汉字能力测试,规定公务员和教师等必须通过一定级别的考试,许多企业用人也参考这一考试结果,这就是日本大学生毕业前基本都得过的考试——"汉检"。”

  “在韩国,汉字不是必须掌握的,但现在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很多公司都要看应聘者有没有汉字资格证。”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韩国留学生吴锡文说,“这足以看出韩国对中国汉字的重视。”

  实际上,无论是科技进步还是东西方文化交融,或许都只能被称作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 “借口”。作家王蒙曾疾呼:“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这并非危言耸听。

  在中国文化中,恐怕没有任何其他事物比汉字更能体现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幸而,这一现象已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就在今年5月,“第二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拉开帷幕;山东青岛也首次开办写字节,10万学生摹帖习字……

  绘画大师毕加索说过:“如果我生为中国人,我会做书法家,而不是画家。”身为中国人的你,愿当“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林环 实习生 董雅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