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海内外各界人士致信清华反思大学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1-04-24 11:21:03  


 
刘再复:清华,你应是鹰的摇篮!

  清华,你好!

  在你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校庆特刊”特邀我说几句话。我因敬重你,便遵命发言,幷衷心祝贺你,祝福你。

  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都是我国的一流教育重镇和一流文化重镇。但在我的心目中,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从历史上看,北京大学官办色彩较浓,“官气”较重,清华大学则由庚子赔款启动,“洋气”较重。北大从京师大学堂脱颖而出,中外多种知识幷置,而清华大学则一直是追踪世界先进步伐的现代化先锋。一九四九年之前的二、三十年中,无论是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人文学术方面,清华的现代氛围都极浓烈。以人文而言,不仅前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的“国学院”,而且还有后来的冯友兰、金岳霖等哲学家君临课座,形而上的最高水平和最先进的学术眼光、学术方法全在清华。可惜五十年代之后,清华失去生命的第三维度即人文维度,实际上成了一座缺少灵魂活力的工学院。按照德国思想家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的作者)的说法,无论是个体生命还是民族生命,倘若只有技术——工艺层面,那只是具有宽度与长度,唯赢得第三维度即人文维度,才有生命的深度。因此,四九年之后的清华,最让人惋惜的是她丧失了生命的深度。那个时代的清华,学校高举的是影响全国的“又红又专”的旗帜,而所谓“红”,实质上乃是充当言听计从、不能独立思想的乖孩子。在这种政治第一的红色框架下,自然产生不了翱翔万里长空的雄鹰,只能产生规规矩矩的寻寻觅觅的鶏群。没有强大人文素质的支撑,不可能出现伟大的科学家和各种卓越人才。

  八十年代里,清华的有识之士(包括领导人)似乎意识到清华生命中的根本阙如,及时提出“恢复人文”的构想,幷物色了一批人文人才,这当然是有远见的。可惜时间太短,迄今为止,我们尙未看到清华灿烂的人文光辉和天才异象。

  基于上述这些认识,我要衷心地祝福清华大学在二十一世纪能成为一座立体的、既拥有宽度、长度又拥有深度的教育殿堂。祝福从这一摇篮里走出来的学子都不仅具有生存技能、专业技能,而且拥有最高的生命质量尤其是灵魂质量。

  清华,你不是座落于清华园,而是座落于大宇宙。你应是鹰的摇篮,不是鶏的营地。祝你胸怀蓝空壁海,雄鹰辈出,在新世纪中大放光彩。

  刘再复 2011年3月9日

  (刘再复:旅美文化学者)

附录:

清华诸子也属新文化范畴

——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姜异新博士对谈录

  姜异新:您认为中国现代新文化运动史的叙述,不应只讲北大,不讲清华,两者虽有激进与保守之分,但都在为中国新文化奠定基石。应当把与五四主潮 ( 北京大学为中心的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 ) 之外的具有不同理念的清华大学学者的人文论述 ( 包括王国维、梁启超、吴宓等 ) 纳入新文化的范畴。能否具体谈谈他们共同呈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多元文化景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