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李稻葵:人民币国际化要有明确的路线图

http://www.CRNTT.com   2011-06-16 08:05:33  


 
  一是货币发行国自身巨大的经济规模。很显然,巨大的经济规模会使得这一经济体所使用的货币具有非常巨大的市场交易量,这就使得该国发行的货币能够比较容易地转变为货币持有者(家庭、企业、政府)所需要的产品。比如说当今的美国,尽管整体的财政情况不佳,尽管金融形势并不稳定,但是,中国政府所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仍然可以转变为对波音飞机、美国生产的化工产品以及其他产品的购买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美元的公信力。

  二是货币发行国巨大的国际贸易量。当一个国家具有巨大的贸易量时,它的厂商会自然而然地要求在进出口活动中以本国货币计价。这对其贸易对手而言也更便捷,因为贸易对手很容易找到其他的需要该国货币的进口商。因此,巨大的贸易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第三,也最为重要的,就是巨大同时稳健的金融体系。在当今世界经济体中,货币最大的使用者是金融投资者,金融产品交易量往往是国际产品与服务贸易量的上百倍。比如,全球外汇交易10天的交易量相当于全球1年的国际贸易量。所以,一种货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需要该货币的发行国具有一个巨大的金融交易市场,能够使这种货币的持有者在这个金融市场中非常容易地从金融产品转换为现金,进而转为对产品的购买力。这不仅需要巨大的金融体,还需要监管有力的、稳健的金融体制,这样,这些国家所持有的投资才能够获得比较稳健的回报。这一点在欧洲和美国是比较明显的,欧洲固定收益产品的市值在2004年已经超过美国,而美国国债市场的巨大交易量事实上也支撑着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困境

  文章指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困境,并不是人民币计价的贸易量在国际贸易交换中相对比较少,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中国境外的交易伙伴很难用所持有的人民币进行资产投资。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当前的最大瓶颈,就是境外投资者具有巨大的持有人民币的呼声和意愿,但苦于投资无门,苦于无法把他们手中的外币(包括美元、欧元等)转换成人民币进行投资。再深究这一原因,无非是我们当前给境外投资者所能提供的金融资产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渠道也是不畅通的。比如说,中国股市市值相当于GDP的2/3,可交易市场规模仅在GDP的一半左右(约2万亿美元)。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资本市场对境外投资者开放的部分微乎其微(仅仅为200亿美元),而且,境外投资者一旦入市,很难迅速撤出。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约束。

  此外,另一个约束也不可忽视,那就是中国经济、金融的稳定性还需要加强,在国际范围内,我们还需要大力地提升中国金融稳定性的信誉。比如说,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给中国国债的信用评级仅仅达到与日本国债相同的水平,即AA-。这在表面上看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日本中央政府的财政情况远远不如中国政府,但是,日本是一个财政透明、金融稳定的经济体,而我们缺乏的恰恰是这个。由于没有大量的、被外界认为具有高信用评级的投资产品,使得全球的投资者找不到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也就无法将自己的货币转换成人民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