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解放军八将军访美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14:19:44  


 
  三

  浮沉三十年:求破中美军事关系怪圈
 
  《环球》杂志记者/熊争艶

  时隔七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再次访美。无论乐观者如何看好中美军事关系回暖,也不管悲观派怎样强调两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陈炳德此次访美至少表明两军关系终于迎来又一个相对平稳期。

  而如果在中美军事交流的大背景中审视此次访问,就会发现这个“平稳期”来之不易。

  事实上,过去三十多年里,中美军事关系跌宕起伏,交流中断又重启达六次之多,暴露了两军关系敏感脆弱、不堪一击的现实困境。

  十年蜜月期

  军事关系在国家关系中具有特殊意义,常被称作“风向标”和“晴雨表”。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由于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深刻矛盾,两军不仅不可能有任何友好交往,相反还是朝鲜、越南等战场上的对手。

  两军交流大门的打开,是在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带动了两军关系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蜜月期”,两国各级别、军种的军事代表团互访络绎不绝。

  首位到访中国的美防务高官是时任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1980年1月,这位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对中国进行了五天访问,得到了邓小平副总理、徐向前元帅、耿飙副总理和外交部长黄华等人的会见。布朗访问后发表声明说,美国将向中国提供新的技术,但不是提供武器,虽然其中某些技术可以用于军事目的。

  这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的耿飙率团访美,陪同访问的有副总参谋长刘华清。为显示诚意,美方特意安排中国代表团登上了美国海军CV-61“突击者”号航空母舰。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母。

  在航母上,中国军事代表团不仅参观了舰载反潜直升机、防空导弹和美国海军当时最先进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还走进了航母飞行指挥室,观看了美国海军飞机空中表演。刘华清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登上航母后,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里根任内的国防部长温伯格是公认的鹰派人物。1983年温伯格首次访华,在与中方第一次会谈时,并没把中国放在应有的战略位置上。第二天再会谈,中国国防部长张爱萍单刀直入:“如果美国到亚洲打仗,你对中国的作用有什么高见?”温伯格不得不承认:“你们当然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 温伯格1986年再次访华,是第一位两度访华的美国防长。

  1984年张爱萍访问美国,打开了中美军事技术合作的闸门。此访期间,两国签署了《两国军事技术合作协议》,这是中美首个军事技术合作协议,为今后两军合作走上正轨打下了基础。此后,美方甚至主动提出在一些敏感领域与中国合作。美军向中国军队出售了当时美国非常先进的“黑鹰”武装直升机,承诺帮助中国空军改进和升级歼—8战斗机。

  在中美军事交流中,海军是两军互访最多、交会面最大的军种,而中美海军的交往也始于80年代。1986年11月,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莱昂斯上将率领“里斯夫”号巡洋舰、“奥尔登多夫”号驱逐舰和“伦兹”号护卫舰,共894人,抵达青岛港,实现了美国军舰对新中国的“处女航”。

  这个时期中美两军交往之热络,仅从1988年就可窥见一斑。这一年,美国国防部长卡卢奇、空军司令、海军陆战队司令和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等军方重量级人物悉数访华。

  “从1979年两国建交到1989年初,两军关系得到稳步发展。两国国防部长实现了互访,两军高层开展了对话,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信任,并建立了两国军事关系未来发展的框架,为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打下了基础。”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