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老龄化与大量剩余劳力长期并存

http://www.CRNTT.com   2011-08-06 08:45:20  


  中评社北京8月6日讯/当前,有关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及老龄化危机的认识思潮,以盲目类比而完全背离了中国现实。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侯东民文章表示,多方面国情使中国老龄化效应远弱于西方。随经济发展,人口规模滞后效应日趋显现,值得中国人口战略深刻认识、高度关注。

  劳动力还是剩余

  文章称,一些人渲染人口问题已经消失,劳动力短缺时代已经来临。但1957年中国耕地达到峰值农业劳力仅1.9亿,至今耕地减少数亿亩,化肥、农药、机械已大量使用。但农业劳力当前近5亿,其中一产劳力3亿。假设以粮食为主的农业1957年以来生产率仅提高一倍,当前一产劳力仅需1亿。加上城镇下岗者数千万,不难估计当前中国剩余劳力不少于2亿。

  近年的民工荒是企业只利用劳动者生命最年轻时段并随时弃用城乡40、50劳力的结果。弃用农民工年龄更低,而35岁以上劳力占总劳力近60%。在这种状况下,高呼劳动力短缺,实在匪夷所思。

  近年的民工荒不是什么刘易斯拐点,恰反映了劳动力大量剩余,以及维护劳动者权益社会还有许多必补课程。世界上没有一个老龄化国家只用年轻劳力。40、50上岗是中国出现刘易斯拐点最起码的条件。随着年轻劳力吸纳殆尽,市场力量也将教会中国企业善待中年劳动者的劳动权。

  在迄今存在大量剩余劳力情况下,近年流行的所谓人口红利及其消失说完全背离了现实。近年经济发展得益于廉价劳力是人口红利结果的看法在社会广泛流行,其实纯是无稽之谈。刘易斯拐点论提示,决定发展中国家劳力价格的只是剩余劳力多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劳力无时不廉价,印度不在人口红利期,劳力更廉价。至于提到中国人的高储蓄,在“3人活5人干”时,只会产生损益,不会生出人口红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