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茅于轼:经济学家不能出卖良心

http://www.CRNTT.com   2011-08-17 10:55:56  


上海学者 萧功秦
 
  上海学者 萧功秦

  “经济学家至少应该亮明自己的身份,告知公众他谈论的内容可能跟他所服务的利益集团相关”

  经济学家和其他的人文学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经济学家在做分析和讨论的时候,有可能会把自己的利益和所谈的内容合为一体,也就是说把对自己有利的观点,或者是跟自己私人利益相关的一些立场,通过他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包装,利用学术的语言来宣导出去,这就等于说运动员和裁判的角色混为一体了。其他领域的专家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是,我想这种现象可能在经济领域表现得更加突出一些。÷

  很多经济学家不是公众人物,他本身可能就只是一个为大公司服务的智囊,他用自己专业的来出谋划策,分析投资会带来什么效益,这个完全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他同时又是一名公众人物的话,就得很好地处理这两个角色的关系了。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要求一名经济学家不要成为公众人物,但是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他至少应该亮明自己的身份,告知公众他谈论的内容可能跟他所服务的利益集团相关,但是同时表明这只是个人观点,这样就可以给公众一个思考和判断的机会。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社会学家,专业性和良知都是普遍存在的。

  孔夫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如果一个人完全放纵自己的利益来行事的话,肯定要遭受到很多的怨言。孔夫子还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用“君子”来要求自己,用一名普通的、有良知的学者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就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负起社会责任。

  经济学家跟律师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个人利益和他们的专业角色之间的重叠性很高。比如说,历史学家在谈论某个历史事件或者观点的时候,他的观点和他的个人利益就没有像经济学家或者律师那样,跟自己的利益捆绑得那么紧;哲学家在谈论一个现象的时候,跟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律师打赢一场官司的话,自己可以获得很大的利益。经济学家在发表观点的时候,也容易受到诱惑或者利益驱使,而导致他的观点具有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是有利于他自己的,而且是被包装得很隐秘,公众不一定能看得出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