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郑永年:中国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1-09-06 09:48:40  


新加坡国大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中评社北京9月6日讯/“从世界社会史的经验来看,一个社会的稳定至少需要两种东西,即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和健全的法治。今天中国社会的不稳定,正是因为缺少这两个东西。因此,就方法论来说,社会管理手段的创新上必须回归法律和法制。同时,社会管理要超越方法论本身,而是要从经济社会结构上下功夫,为社会稳定塑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没有这样一个有利的环境,无论怎样的手段创新不仅将是无效的,而且更会恶化社会矛盾,导致更大的不稳定。”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登载的国大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文章“中国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改革”如是说。详论如下:

  随着社会抗议和暴力事件的不断增加,中国社会呈现出越来越不稳定的态势。在这种情形下,中国政府提出了“社会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等新政策目标。现实问题出现了,就需要有办法来解决,这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但也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社会不稳定的问题?就是说,在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时,人们需要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社会管理的内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进行社会管理?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可以解决问题而不是恶化问题?光是管理方法的创新是否达到稳定目标?等等。社会管理的议程被提出来了,但这方面的政策争论似乎还很少。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理性的政策讨论,有效的政策从何而来?

  尽管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在想着办法来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概括地说,他们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硬的,即维稳,尤其是使用暴力手段的维稳,另一种是比较软性的,即经济手段。其它很多方法处于这两者之间,或者是两者不同因素的组合。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迄今为止的实践来看,这两者都存在很多问题。使用暴力维稳不可持续,因为它没有解决几个重要问题。首先是这个维稳体系本身的问题。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设置了这么庞大的一个维稳体系,日子一长,这个体系本身必然成为庞大的既得利益。这个体系的目标尽管是维持社会稳定,控制社会不稳定因素遽然出现,但荒唐的是,一旦社会稳定了,这个体系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因此,不稳定的社会局面反而有利于这个体系的存在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的不稳定局面是有利于这个体系的。也就是说,搞不好,这个体系的利益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来源。尤其在基层,这个体系往往能够脱离上级权威的领导,体系内的一些基层成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制造出很多不稳定因素来。实际上,这是既得利益的内在逻辑,中外都一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