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互联网能否撬动中国政治变迁?

http://www.CRNTT.com   2011-09-13 10:32:11  


 
  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简称IRI)基于I-Catch全网动态分析和网络舆情100典型网站样本分析监测数据显示,“郭美美事件”在2011年6月21日至2011年7月4日之间,有关郭美美事件的新闻报道共有6033篇,涉及网站278家,相关微博超过69万条,郭美美事件成为特级舆情事件,郭美美的炫富行为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令中国最大的慈善组织红十字会乃至整个中国慈善体制陷入信任危机,使得红十字会不得不面对公众的质疑,并允诺进行推进公开透明,建立信息平台发布捐赠信息,筹备建立社会监督委员会等改革。 

  而在“723动车事故”中,截止2011年7月28日10时,有关温州动车追尾事件直接相关报道共有17,595篇,参与转载的网站有468家,这些新闻报道总共获得2,845,626条网民评论;另有论坛主帖92,796篇,博客文章53,495篇,以“温州动车追尾”为关键词的微博有9,616,248条。网民对事故发生原因、救援措施、伤亡人数与善后、列车残骸处理、中国高铁安全、铁道部、铁道部新闻发布会、主流媒体表现、中国的体制等方面都深刻地质疑。各个媒体也最大限度地对事故进行全面、深刻的报道和评论,试图展现事故后续处理工作的全貌,挖掘事故的真相。即使是在7月29日有关部门要求将相关版面被撤掉的情况下,网络仍然发挥其优势,仍然有众多编辑把原先准备的版面上传到网上。 

  尽管上述两起事件都引起巨大的网络舆论浪潮,但是它们最终似乎都已经涉险过关。特别是后一起事件,有关部门的“一纸命令”最终还是把问题打压下去。 

  因此,这两起事件让网民看到网络给中国带来变迁:带来透明,带来部分真相,带来网络问责的同时,也让很多人丧失对网络,对中国政治的信心。一些人认为,寄网络于太大的希望,网络非但不会改变中国的政治进程,反而会成为一个表达、发泄的通道,舒缓了紧张的情绪,降低对体制的压力,这对于中国未来的政治改革反而不利。 

  而除了对网民对于网络的态度的观察之外,更重要的或许在于对网络本身的定位,以及对网络为什么在影响政治变迁的过程中受阻的原因进行分析,只有把握这些问题,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风风火火的网络景象会遭受到巨大的挫败。其中有几个原因值得注意: 

  第一,中国的体制依旧强大,难以撼动。中国的政党国家体制没变,中国的政党国家的的逻辑在延续:政党位于权力的核心,拥有不受限制的权力,政党控制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军队、市场等方方面面,使得中国强大的体制今天依旧能够捍卫体制的秩序,而压制对体制的挑战。 

  而且网络时代中,在体制之下的官员的思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一方面,很多官员对于网络力量的担心、抵制,甚至仇视,在想尽办法压制、控制网络;另一方面,很多官员日常鲜有机会触网,对网络陌生,习惯于旧有的方式对待网络,并没有把网络本身看作是推动政治民主的重要力量,很多官员触网很多时候依旧是居于维稳的考虑。例如,一些地方政府要进建设网上信访大厅;很多政府依旧宣称要抢占舆论的制高点,要引导舆论,要网络成为维护稳定的“前沿哨”。这些政府行为的都深刻体现政府本身在旧有的体制思维中,要想它们改变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因此,就目前来看,网络对体制的挑战的依旧有限,强力的党国基础仍然难以撼动,这也是目前中国网络在推动中国政治变迁中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 

  第二,中国的公民社会的力量依旧不足,对抗国家的力量依然不够。公民社会是独立于国家之外的社团组织的力量,是防止国家过分专权以致侵犯个人的自由权利的力量,是反抗国家的力量。 

  过去中国的公民社会确实得到一定的发展,中国的网络也在催生更强大的公民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的公民社会并没有形成足够与国家对抗的力量,现实中公民社会的力量还不够。就如723动车事故中网络舆论的爆棚式发展体现的中产阶层为主的关注,反映的是一个群体、一个阶层的崛起。但是中国一盘散沙式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全面的改变,农村的力量,底层的力量并没有粘合在一起,使得以中产阶层的为主体的中国的现代“公民社会”依旧孤单。 

  第三,个人在网络世界中的局限。层出不穷的网络事件,能够瞬间吸引浩大的关注,但是面对太多的丑闻、悲剧,也会使网民产生“审丑疲劳”,陷入“习得性无助”之中,不愿意持续性的关注过于悲观、黑暗的事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