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中日关系 “从距离美”到“赶超摩擦” | |
http://www.CRNTT.com 2011-09-30 10:21:08 |
但实际上,当时中日两国国民之间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了解。当时的不少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战前的阶段,加上对中国的负疚感,以及像当时在日本教育界影响颇大的教员工会“日教组”等左派组织所描绘的一些被夸大了的美丽图画,很难不失真。而中国人在当时来自苏联的巨大军事压力面前,也很自然地认为日本人在将来的中苏决战中肯定会站在中国一边。双方真正开始了解,还是在中国启动改革开放之后。 结束了“文革”的中国才真正开始睁眼看世界,才认识到日本的人口虽然只是中国的1/10,土地面积只是中国的1/25,1980年的GDP居然是中国的50倍。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中国发足追赶。当时的中国需要资金、技术和市场,而当时的日本正好充当了满足中国这些需要的国家。日本这样做有两个原因,其中确实有为了当年的战争而忏悔的原因,比如最早和新中国进行贸易的朝枝繁春和濑岛龙三都是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旧日本陆军的精英参谋军官。 除此以外,日本也有发展自身的考虑。特别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巨额国际贸易出超使得日本在世界上成为了一个被声讨的异类,欧洲和美国都有人在埋怨日本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而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的大规模日元升值使得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价格竞争力,日本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很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产业界普遍采取的方法是转移生产基地,利用海外的廉价劳动力降低产品价格以恢复价格竞争力,同时以从海外生产基地直接出口的形式来掩盖日本的对外贸易巨额顺差,一举两得。而此时对于日本企业来说最合适的地方就是中国,中国能提供容纳这些生产基地的场所,能提供合格的生产人员,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试图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快步赶上去。 当时,没有日本人把中国看作未来的竞争对手,那时候的中国还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很谦恭地听着日本老师的教诲。而当时的日本人也确实对中国人很友好,除了中国人在受别人制裁而得不到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时总可以从日本人那里通融一点之外,就是在普通人的交往中也能体会出“中日友好”这四个字。中国曾经邀请3000名日本青少年到中国作客,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们也得到了日本老师和房东们极为友善的接待。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日本各地都有日本人自发组织的日中友好协会为中国留学生排忧解难。坦率地说,在那些日中友好协会的会员中,不少人是参加过侵华战争的。 如果冷静地来分析当时的友好气氛的话,不能不说除了忏悔之外,也是有一些居高临下的情绪在里面的,实际上那并非一种成熟的中日关系和中日民众关系。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