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包淳亮:中国周边国家的战略选择

http://www.CRNTT.com   2011-11-03 10:18:40  


 
  如果是这样,中国就没有必要在周边寻求势力范围,而应该是将重心放在全球市场,仅期望与东亚周边国家发展所谓的“和谐外交”,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甚至包容其他大国的安全合作关系,而无需建立所谓“朝贡体系”或霸权。

  这种善良的期望,却很难得到外界的认可。虽然中国仍仅是“半边陲大国”,但经济总量在东亚已占鳌头;中国虽仍不具主导世界或东亚秩序的能力,然而美国已经感受到权力转移的压力,周边国家更有因“扈从”而失去自主性的恐惧。因此美国与中国的周边国家,都极易沉迷于防范中国的合理怀疑。虽然美国与中国合作仍有巨大利益,无意率尔寻衅,但若美国带头与中国抗衡,不少中国周边国家将起而响应,并期望因此受惠于美国的政治、经济支持。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此形势下,如果中国没有一心一意的韬光养晦,很容易滑落进周边与美国一同反对中国的局面;甚至可以说,纵然中国竭力企图维持与美国和周边国家的友谊,部分周边国家也仍将不时进行战略试探。因此有所作为的韬光养晦,确实仍是当前中国的最佳外交方针。

  十余年后,当中国逐渐成为主导性的核心国家,最有利于周边国家的外交政策将转变为“亲中”;因为区域外强权将认可中国的“势力范围”,战争的外部威胁不再出现,且中国提供的公共物品也较大,周边国家可以搭便车。

  问题在于,在这从半边陲国家转型为核心主导国的短短十余年间,中国周边国家将如何进行外交抉择?部分周边国家原本期望美国带头与中国抗衡,但在中国地位快速上升后,恐怕得一变而为纵然美国要抗衡中国,也只能跟随中国以寻求利益并避免风险。抉择涉及的是冷酷的国力计算;除非美国无力或无意在东亚对抗中国,东亚秩序将难以发生根本的转变。但中国快速增长的国力可能导致误判;特别不能排除部分周边国家由于对中国的认同不足、对美国与中国对抗的估计过高,进而与中国冲突的可能性。由此来说,外界对中国的高估有利于整个东亚的和平,低估才是新阶段危险的讯号。

  作者是中国科技大学(台北)助理教授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