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国人成美国房产市场第二大买主

http://www.CRNTT.com   2012-01-13 10:50:23  


 
  美国的竞争者

  李奋的想法则和陈煜云有很大的不同,他几经考察之后,没有选择美国,却转到了新西兰,他说,“美国太大了,我觉得我把握不了,但新西兰是一个岛国,很小,小盘股好炒嘛。”相比房子,李奋更喜欢地,“因为地在增值,而房子在折旧。”2009年,李奋在新西兰一下子买了四块地。“很过瘾,真的很过瘾,就像捡钱包一样。”他说:“比如有块地,2007年最贵卖到80多万纽币,但我买的时候(2009年)只要40多万纽币(依现时汇率,约值1,976,488元人民币)。”

  而李奋在投资界的朋友,投资风格远远比他“猛烈”。“巴西、智利、阿根廷啊,都去买。不过我还是适合新西兰,因为我怕跌,我觉得跌了之后我会睡不着觉,那我就去找一个能让我睡得着觉的地方。”

  美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澳大利亚,本月3日在上海四季酒店,召开了一场全海景豪华公寓展。澳信集团的顾问,孜孜不倦地反覆讲解着在澳大利亚置业的优势。

  “澳洲房屋租金回报率比美国要稳定得多,扣除利息后每年物业投资回报有8%至12%”;“不像美国,澳大利亚没有遗产税,房产的价值可以百分百传承给下一代……”

  一位澳洲房产中介逢人必讲一个司机的传奇故事——某老总的司机老张,2009年送老总去酒店参加一个地产活动,发现老总的手机掉在了车上,于是老张给老总送手机,就这样一个机缘巧合,老张听到了澳洲房产的投资策略。于是老张在墨尔本用25年的积蓄置了业,一年净赚10万澳元……

  如果你碰到了新加坡的地产经纪,他会告诉你:“不像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是以华人为主的社会,没有语言障碍,社会融入感更高……”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卖点。

  全世界的国家,都盯上了中国人和他们的钱袋子。

  难缠的中国买房客

  美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买家对房子的热情。

  “在全世界,好像都没有像中国人这么喜欢买房子的。”在加州大学读书的David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有房子才有根,而且凡事都讲究拥有,买房不是花钱,租房才算花钱。特别是中国这几年房市被政策操控后的负面影响,让中国人感到恐慌,买房激情也更加病态。”

  掌管上海一家物流公司的陈煜云,在美国买房的出发点是基于某种不安全感,“中国的形势太不明朗了,今天我所拥有的一切,也许哪天转瞬即逝。在海外买房子或者移民,都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面对形形色色的中国客户,做了7年地产经纪的范晓天仍常常觉得中国客人难以理解。他们可以在前一秒狂热地直冲美国,在后一秒,又冷静到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怀疑。

  2009年2月,中国首批赴美购房团从北京浩浩荡荡出发。这个40人的购房团抵达洛杉矶时,受到了各家媒体的关注和跟踪报道,让购房团团员受宠若惊。范晓天当时就预想到成交数量将为“0”,“在美国的买房过程非常复杂,前后所需要的时间远远超过这个团队的总行程:11天。更不用说在这11天内大家还要飞越五大城市,在每个城市最多只能停留2天。”在此之后,来自中国的购房团络绎不绝。

  范晓天现在每天会收到几十封咨询购房的邮件,但她已经得到不少教训,现在对客户很挑剔。“如果他移民了,绿卡办了,或者资金已经到位了,那我才接。否则我就要考察你的诚意。”在范晓天过去的业务记录中,看房的中国人,最后真正购买的,还不到10%。多数人只是观望,范晓天带他们看了一圈之后,又不买了。

  这些中国买家除了将大把现金带到美国,还把一些“中国式”习惯也带过来了。在中国,每一个中介手中的房源可能是不一样的,而且中国人也喜欢同时找好几个中介,让他们去“窝里斗”,相互制约。而在美国,所有中介手中的房源都是一样的。“信得过这个人的话,找他一个就够了。如果你找了两个以上的中介,没有人愿意为你认真做事的。”范晓天说。

  2010年10月,曾有一个声音很秀气的中国女孩,是UCLA的学生,打算买栋房子,但她的父母三天之后就要回国。范晓天看对方态度诚恳,特意改变了当天的看房计划,并根据对方的要求,约了很多卖房经纪人。第二天,范晓天怎么也联系不上这个女孩,使得她在卖房经纪面前十分难堪。几天之后,范晓天打通了女孩的电话,对方却说:“对不起,我不记得了。”

  现在李奋也算是房产经纪人了。在新西兰的几次成功投资之后,李奋和几个新西兰的朋友创建了一个叫“luuloo.com”的网站,专门为中国客户寻找合适的新西兰房产。对于“中国人之间的不信任感”,李奋也深有体会。

  “一方面,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中介的钱都不是买家给的,而是卖家给的。那么在卖房子的时候,没什

  么操守的中介,就会把坏的说成好的。另一方面,中国人到哪里都不相信人,人家的话都只听半句,他们喜欢不断地看,但是成交很少。这样的后果是中介更恶劣了,他下一次会‘想尽办法’把房子迅速卖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