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郑永年:为什么中国需要第二次“南巡”?

http://www.CRNTT.com   2012-01-17 09:51:12  


 
改革让中国与中共摆脱困境

  “南方讲话”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智慧的结晶。“南方讲话”主题词可以概括为改革、发展和稳定。通过改革得到发展,通过发展而达到稳定,稳定又促使改革的深化,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上世纪80年代末因为改革遇到困境,止步不前,社会不满情绪越来越甚,出现不稳定状态。在天安门事件之后,西方全方位地制裁中国,国际环境极其恶劣。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政权的解体。在内外压力下,中国领导层中的一些人开始对1980年代以来的改革产生怀疑,改革迅速往回走。“中国改革的旗子要倒下了!”这是海内外很多人当时的感觉和忧虑。实际上,当时西方很多人开始讨论的问题,不再是中国会不会继续改革问题,而是共产党什么时候会倒下,中国什么时候会像苏联那样地解体的问题。

  但是,不久中国所发生的证明他们错了。证明他们错误的是中国人的改革智慧,而这一改革智慧主要表现在邓小平的政治判断上。邓小平认为,苏东共产主义政体解体主要是经济上的原因,因为那里的政权无能推行经济改革,不能为人民提供经济成果。经济改革不能推行而导致了政权的解体,因此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执政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那么,为什么经济改革难以推行下去呢?这里既涉及到经济改革的策略问题,更涉及到政治改革的问题。邓小平在1980年代也强调要通过政治改革来推动经济改革,但没有成功。这里的问题不是政治改革需要不需要,而是什么样的政治改革。从苏东经验来看,人们看到以西方式民主化为目标的政治改革,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在民怨沸腾的时候搞西方式民主化,政治改革很快就会失控,走向改革的反面。实际上,1980年代中国本身的经验,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仍然需要经济改革,而经济改革仍然需要政治改革来推动。经济改革不仅是要推动经济发展,更是为了执政党的生存和发展。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就是要实现这些目标。要确保这一路线的实施,政治是关键。近年来,人们为中国的改革提出了“顶层设计”这个新概念。但实际上,这个概念早就存在,只不过没有明确提出来。邓小平推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在中央层面进行,他当时强调“谁不改革谁就下去”。这种政治意志促成了高层的转型,很快从1989年之后的保守转型到积极进取。十四大之后,执政党很快形成了一个旨在改革的强大的领导层。高层有了政治意志,有了改革共识,余下的就是执行问题了。在这方面,执政党从地方上寻找到了动力,从社会寻找到了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决定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是路线和执行两大因素。较之其它任何政体,共产党最强大的优势在于在路线确定之后,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促成政策的执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