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香港“百万富翁”减少说明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12-03-01 09:27:47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中评社北京3月1日讯/香港文汇报昨天发表社论《香港“百万富翁”减少说明什么?》,社论说,香港“百万富翁”人数因去年股市疲弱而减少,正反映本港的经济结构过分倚赖金融业,市民的致富途径离不开投资,导致“百万富翁”人数以至本港经济往往跟随资产市场起伏而大起大跌。

  花旗银行昨日公布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去年本港拥有过百万流动资产的富豪人数为52.7万,较2010年减少3.1万。“百万富翁”人数因去年股市疲弱而减少,正反映本港的经济结构过分倚赖金融业,市民的致富途径离不开投资,导致“百万富翁”人数以至本港经济往往跟随资产市场起伏而大起大跌。本港在继续强化金融业的同时,更须开拓和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让市民既可投资致富,也可通过实体经济增长和工资的增加而跻身“百万富翁”行列。 

  由于受到欧债危机及各国相继抽资等不利消息影响,去年环球股市出现一轮较大的调整浪,而港股更成为其中的重灾区,恒指全年跌幅高达25%,连带拖累不少持有股票的市民身家大缩水,本港“百万富翁”的人数及资产齐跌,正说明股市畅旺之时,“百万富翁”的人数及资产立即大幅上升,相反股市调整便会相应减少。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市民通过投资致富是正常的渠道,但港股对经济的影响过大却非健康的现象。 

  一直以来, 金融服务业占了本港经济最主要的份额,产业结构单一衍生出不少后遗症,包括市民收入两极化、产业单一化、抵御经济风险能力降低等。而且,市民的资产增值过度倚赖股市上升,在外围经济造好资产市场好景之时固然是水涨船高,但当经济突然逆转,资产泡沫爆破之时,多少“百万富翁”损失惨重,甚至倾家荡产,连带实体经济也会受到冲击。97年楼市泡沫爆破及08年的金融海啸惨况仍历历在目,说明资产市场不会永远好景,市民在投资时需要认清风险,当局也应改变这种偏重金融一极的不合理布局。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