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日本弃核:科学决策拧不过民意的大腿

http://www.CRNTT.com   2012-06-04 10:35:58  


福岛之后的日本核电不是科学家和官员说上就上,更重要是如何让民众相信
  中评社北京6月4日讯/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一周年后,日本于上月初宣布核电站全部停运,前首相菅直人在国会听证会承认核电政策和福岛核灾难处理过程有重大失误。从拥核到弃核这场持续的论争给我们诸多反思,核电不是科学家和官员说上就上,更重要是如何让民众相信。

  一、经济需要核电?核电并非市场自主选择

  日本原子能委员会中支持核能的成员认为核电占市场份额大说明这种能源受市场青睐,弃核会使电力成本剧增,导致企业外逃;可能引发电荒。这些担忧看似有理,其实全是杯弓蛇影。

  核电没有市场竞争力,1998年始日本核能预算的三分之二都花在政府补贴和核能研发

  日本经贸工业部资源能源厅在2003年对境内各种发电方式的成本做过比较,结论在40年运营期限内,核电的成本效益是水电和燃油发电的两倍。但这个比较是基于私营企业的市场运营成本,完全忽略了日本核电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政府补贴。从1998年开始,每年日本政府在核能上预算额度是5000亿日元左右,其中三分之一是对核电站所在地市政的补贴,还有三分之一是在核能研发上的开销。《三类能源开发法》规定日本每度电的电费里必须包含400日元“电力开发税”,私营电力企业对核电研发的投资不到政府预算十分之一(在2003年只有270亿日元)。

  2011年8月,智库“日本经济研究中心”(JCER)判断日本政府从3月福岛事件发生后到当时为止至少补贴东电公司2460亿美元。为支付这笔额外的补贴,每度电里向消费者多征了3.7美分的“电力开发税”。2012年5月12日,日本政府决定再向东京电力公司注资一兆日元(1250亿美元),占有75%的股份,东电被彻底国有化。《经济学人》杂志在报道此事的文章中回顾了日本电力行业历史:“从1980年代开始,电力企业就开始不像充满活力的公司了,倒像臃肿蹒跚的政府机构。电力企业的老板们更倾向于做操弄权柄的政客,而非经营实业的商人。现在,官方终于正式接管东电了。”

  四分之三的日本公司支持废止核能,受访企业表示转移企业并非有效较少能耗的方式

  据路透社5月25日调查,四分之三的日本公司支持废止核能。27%的受访企业表示反对继续开发核能的想法,18%全力支持结束现有核电企业,55%表示只要有合理替代方案就支持全部废核。智库“日生基础研究所”的经济调查室长斋藤太郎认为:“日本企业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应对核电站纷纷停机下线的状况,现在调查结果如此不令人惊讶。如果愿意的话我们(日本企业)没有核能也能生存,只是在找到替代方案前要暂时依靠火电。”日本最大的商务游说组织“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也进行了问卷调查。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受访企业都表示将企业运营活动转移到海外不是“有效的”和“最有效的”减少能耗方式。

  二、核电是安全的?技术进步并无法避免灾难

  核电并不是“清洁能源”,核电站运营期的三分之二收益要支付消耗化石燃料成本

  核反应堆在发电时虽不排放温室气体,但发电只是核燃料循环过程中的一环,这个过程还包括了开采铀矿石、初加工提取金属形态的铀、将金属铀转化成气态铀等,远比传统的火电燃料处理要昂贵、繁琐和耗能。要完成这些步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石燃料的使用,根据德国环保研究所1997年的报告,核反应堆每发一度电就要产生33克的碳排放量。按照澳大利亚物理学家海伦?考尔迪科特2006年出版作品中的估算,在一座核电站40—45年的运营期限里,有32年的收益要用来支付核燃料循环中消耗的化石燃料成本。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