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评论坛:港新政府如何推国民教育

http://www.CRNTT.com   2012-06-08 00:26:13  


《香港新政府如何推动国民教育》思想者论坛在中评社香港总部举行,与会者与中评社负责人合影。
  中评社香港6月8日电(记者 刘晓丹 马映红 梁栋)中国评论通讯社与《中国评论》月刊于5月25日在香港总部举办《香港新政府如何推动国民教育》思想者论坛,邀请多位香港教育界人士,剖析香港过去难以推行国民教育的原因以及进行国民教育未来之展望。

  论坛由全国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刘乃强主持,评论员包括教育局德育及国民教育专责委员会主席李焯芬、国民教育中心总监吕如意、国民教育服务中心总监黄志明、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杨耀忠、培侨小学校长连文尝以及大中华青年在线副召集人、香岛中学教师王翠兰。 

  论坛全文整理如下:

  上半场

  刘乃强: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论坛,中评思想者论坛在台湾、北京和香港已经举办200多场,塑造出很好的品牌,香港很少像这样比较严肃的评论交流平台,亦缺乏严肃的政论刊物,因此中评社重新在香港举办思想者论坛很有意义。今天我们谈谈《香港新政府如何推动国民教育》,出席者来自香港教育界不同领域,光谱很阔。请大家积极发言。

  李焯芬:我向大家报告一下过去一年多“德育及国民教育课程指引”的编写和咨询工作,及未来打算怎样推行。

  去年年初,教育局的课程发展署正式准备做“课程指引”。德育及国民教育专责委员会成立,有16个成员,大部分是中小学校长,也有几位资深教师和大学学者,我被委任为专责委员会主席。第一阶段是做焦点小组的咨询工作,请老师、家长和业界人士谈他们的看法,教育局的同事负责草拟课程指引的第一稿,专责委员会则负责提供意见和构思改进。当时的构思是,德育及国民教育为“必修课”,由小一到高三,即12年一直要修读,但不需考试,是一种价值观的培养课程,而非以传播知识为主的科目。
 
  课程内容涵盖五个生活范畴:第一个环节是“个人范畴”。第二个环节是“家庭范畴”,讲如何与家人相处和互动。第三个环节是“社群范畴”,就是如何待人接物。其实以上都是人的教育多于知识的教育。那么如何做呢?当时的构思是,用很多模范人物,例如中国或外国历史上的模范人物,他们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用这些人物鼓励同学学习高尚品德的标准。第四个环节是“国家范畴”,就是国民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包括文化、历史、目前的中国状况、发展中面对的挑战、取得的成就、未来要解决的问题等等,这里无疑有知识的成分,包括中国文化历史及现代中国社会的一些基础知识,但是始终聚焦在价值观方面,多于记忆背诵方面。第五个环节是“世界范畴”,即是从一种宏观角度,让学生们了解普世都关心的问题,譬如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还有如日本发生核灾难等引发全球关注的话题,希望学生们透过这些课程,健康发展成一个有比较高尚道德情操的好公民、好国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