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张云:日本的领土问题与中日关系未来

http://www.CRNTT.com   2012-08-25 08:50:04  


 
  第四,日本在解决领土争端方面经验是不足的。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国,没有陆地邻国,海上接壤的国家有中国、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而日本同这些国家都有海洋领土争端,而且战后近70年,日本三大领土问题基本没有什么进展。相比之下,中国陆地接壤的邻国有14个,从建国初期中国同他们都有领土争端到目前已经有12个国家都已经确定了陆地边界,绝大多数陆地边界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划定并勘定了2万2000公里边界线中的2万公里,解决了90%的定界问题。

  日本是一个岛国,危机意识强,目前的周边外交困局足以让战略家,舆论和国民深刻担忧所处的战略环境“恶化”,但对于日本来说目前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到上述弱点,不让争端升级。对于日本来说,安静地同邻国讨论解决领土问题或者管控争端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而不是把问题搞大。日本在《防卫白皮书》中直接提及中国,竹岛,在钓鱼岛问题上出现的买岛论等将事情扩大化动作并非明智之举。与此同时,日本在同中国的领土争端问题上基本态度是不存在领土问题,这个立场是不是真的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也值得认真考量,因为这意味着双方没有谈判的可能,外交努力基本上没用了。

  另外,日本作为岛国经常感到在国际社会上有孤独感和不被人们理解的困扰,总是希望其他国家有更多的知日派或者亲日派出现,但现实状况是目前中日,日韩之间的沟通的人才管道确是在日益缩小,就连日美之间也出现了类似的状况(笔者在麻省理工学院访学时候就有明显感受)。主要原因是日本社会的向内转(inward-looking),特别是年轻人不愿意离开日本,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年轻人特别是精英不尽早地走出国门学习同世界各国的精英建立人际联络就意味着国际竞争力下降。日本看问题的框架必须放大才能跳出目前过于狭窄地审视领土争端而带来的战略不安。

中国对日外交应重视夯实中日社会基础

  巴西前总统卢拉曾调侃道:“我尽力去记住日本首相的名字,但是早上你要对一位日本首相说上午好,而午后你可能就要对另一位说下午好。”面对钓鱼岛问题僵局可能再次让中日关系严重滑坡的局面,清醒地认识到冷战后日本政治和治理结构重大变化可能有助于中国方面找到破解困局的灵感。

  首先,冷战结束和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国内政治的“不可预测性”和权力架构的“去集中化”趋势日益发展。自民党一党独大长期执政时期,日本的内政外交有很大的稳定性,连续性,尽管有派阀政治博弈但是权力集中在自民党精英手中,因此只要自民党党内少数实权派达成共识就能成为政策。然而从1993年自民党首次失去单独执政地位到2009年民主党上台,这种传统的政治治理构架不存在了,政治权力出现弥散,内政外交政策流动性增大。

  第二,日本的“强社会和弱政府”的现象在罕见地突出。从2011年3月发生的“地震,海啸,核电站三重灾难”中可以明显看出,日本的社会具有很强的韧性和凝聚力,东北地区虽受灾惨重但是基层功能基本得到保持,同样级别的印度洋海啸不仅造成伤亡人数是日本近10倍,而且受灾严重地区社会功能丧失殆尽。与此相反,政府似乎显得“领导力”不足,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日本有一流士兵,但是三流指挥官”。 从上个世纪1990年算起到现在的20年时间内,日本首相已经更换了14次,但是日本社会仍然保持稳定值得关注。

  第三,日本民众对于政治的不信任感在过去20年不断增强。自民党执政时期,经济高速发展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为该党的“金钱政治”提供了合法性,但进入90年代后的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让日本国民对政治的信心持续下跌,首相的民意调查往往在发达国家领导人中最低。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