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中国国家竞争力走强势头在放缓吗 | |
http://www.CRNTT.com 2012-09-10 08:22:48 |
上海证券报发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文章表示,从中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竞争力比较来看,尤为关注的是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这四个工业与金融强国的表现。美国排名尽管已是连续第四年下滑,但考虑到美国修复金融业本身就需要五年左右时间,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产业近年来又面临中、德等国以及价值洼地国家的竞争挤压,因而出现下降是较为理性的竞争逻辑延伸。因此,德国的表现尤为值得重视,这个以深耕制造业竞争优势为突出特征的工业强国,这些年来对金融发展一直保持着足够理性,如今已是欧元区的一盏明灯。如果不出意外,在可预见的未来,德国都将在主要经济体国家竞争力竞赛中保持领先。英国稳居顶层分工大国之列的经验同样值得借鉴。金融危机以来,英国尽管受累于全球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的冲击,经济一度陷入衰退泥淖,至今仍未恢复元气。但在欧洲主要大国中,英国与德国一道,成为最稳定的两大强国。这得益于英国高明的国家竞争战略。英国人深知,自身没有多少资源禀赋,在失去世界工厂地位与英镑本位制之后,要想保持在全球顶尖层面的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一方面必须利用极为有利的地理文化优势以及依然在全球“吃得开”的一系列金融符号,同时借助美国的力量,辅之以高明的货币竞争战略,才能确保世界第二金融强国地位,另一方面,必须确保作为世界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应有地位,着力落实制造业发展战略的七大行动计划,才有可能占据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高端。这种在绝对实力下滑时注意运用金融杠杆和技术创新维系竞争优势的做法,着实饱含着国家智慧。至于日本,尽管依然在消化1985年所签“广场协议”留下的后遗症,经济始终难以走出“五万亿美元”陷阱,但凭借扎实的科技基础、不乏全球配置力的跨国公司以及良好的社保体系,仍是与美、德并驾齐驱的一流经济强国。 可以说,上述四大经济体既有具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产业和金融资本,也有一大批凝聚前沿军事科技并具有民用转换能力的超级尖端企业,这确保了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制造业领域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位置。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