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祝华新:打捞沉没的声音

http://www.CRNTT.com   2012-09-19 12:02:41  


 
两个舆论场如何打通

  祝华新1979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那时候,大规模的拨乱反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大潮,“我们天生对‘文革’式的专制极权比较反感。”本科毕业后,他在中国社科院获得了新闻学硕士学位。当他1986年进入《人民日报》工作时,赶上了新闻改革的黄金时期。记者被推上了改革的潮头,有的记者出去一个星期,会扛一麻袋读者来信回家。但在祝华新看来,这和今天都没法比。如今,新浪微博每天有两亿条贴文,天涯社区每天有5万条新帖,比两麻袋的信息量多多了。“互联网是一个社情民意涌流的时代,远远超过新闻改革全盛期的80年代。”

  80年代过后,是沉闷的90年代。思想界普遍压抑,市场经济大潮初起,文人们难以自持,无法找到定位,有一个很长的仿徨期。直到微博时代,民众的意见表达和意见领袖的作用才真正起来。在祝华新看来,如今的互联网不光是个意见交流平台,还成为国民新生代文化人格养成的土壤。但这个土壤还有些贫瘠,沙化严重。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政治改革的一种社会心理氛围。

  今年8月4日,律师甘元春在微博上爆料:湖南永州,幼女遭强暴的母亲唐慧因上访而被劳教。这条微博被转发11万次,评论3万多条。《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次日对唐慧案做出了回应:“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应只有GDP和奥运金牌,复杂的数理模型中,更应包含百姓的权利与尊严、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这条微博被转发13万次,评论4万多条。此外,“新华社中国网事”官方微博“三问永州”,以及更多的媒体跟进,几天之后,唐慧被释放。

  最近一段时间,体制内媒体在互联网上屡有值得称道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与以往印象中不太一样的“面貌”。而近年来,《人民日报》评论部文章也常有“惊艶”表现。祝华新把体制内媒体的这种现象归结为:打捞沉没的声音。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有一种非常权威、犀利、清新的感觉,一改官方媒体长期以来给人的呆板印象。因为它敢讲话,语言的表达很生动,而且跟网民的互动也很好。不管是谩骂的还是攻击的,它都没有去删,让你们去说,耐心等待。他们组织了一批高素质的人,当作一个重要机构去设置,这跟其他官微不太一样。”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说。

  范以锦认为,“中国的媒体,不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任务,要考虑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生态环境,要考虑官方的意图,同时也要考虑民意,两者要结合起来。”这个看法与祝华新打通两个舆论场的看法近似。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对祝华新有很深的印象,“他是一个比较另类的人,虽然在体制内,但他会用体制外的视角进行思考,对公众的立场特别熟悉,对草根有体恤之心。他不仅把自己当作《人民日报》的参与者,也当作观察者。他是一个谨慎的谏言者,也是一个积极的搭桥者。”张志安听过祝华新的讲座,认为他对80年代《人民日报》的理想主义有很多坚守和担当。“他从那个理想主义年代一路观察和实践过来,对体制改革有深深的担忧。”

  面对政府和官媒在公共事件发生时态度上的一些改变,张志安认为,“在推动这些改变的积极力量当中,也要写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一笔,他们拥有天然的行政资源和媒体背景,所进行的舆情分析不能等于高校所做的科研分析报告,这一方面是一份研究报告,也可以把它当作体制内清醒者发出的一种声音。”

  张志安觉得,应该理性看待人民日报官微。“人民日报官微在表达方式上有些转变,但这不意味它获得了相当大的认同。它还是一种分裂的存在。至于它在微博上代表公共视角的发言增量部分能不能改变它的存量,这个大家并没有看出来。所以,单靠微博的影响力是有限的,这跟其他重要市场化媒体持续不断地从公共视角和民间立场进行新闻监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今天,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的隔阂甚至对峙越来越严重。祝华新认为,最典型的例子是最近的周克华事件。无论官方怎么辟谣,老百姓就是不信。如同一个网友说的:就是打死也不相信,何况人都打死了。政府正面临“塔西佗陷阱”——当政府缺乏公信力时,无论你做好事、做坏事,无论说真话、说假话,大家都不信。祝华新分析了今天我们面临的两个局面。一方面,基层的官场日益迟钝、颟顸和蛮横;另一方面,知识界越来越激进,劳苦大众越来越失去耐心。“我们有没有可能走出第三条路线,走出一条理性中道的路线?”这是他思考的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