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养老金历史性缺口应由财政兜底

http://www.CRNTT.com   2012-09-30 07:39:58  


  中评社北京9月30日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日前在某论坛上坦承养老金确有缺口,并建议通过完善养老制度,以达到收支平衡。他表示“把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加在一起搞支付,这叫现收现付,这个没有缺口,15年以后都没有缺口。但个人账户在退休时,这些钱都是他的,这时候缺口就非常大了。”

  新华每日电讯发表时评人冯海宁文章表示,养老金究竟有没有缺口,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有研究机构报告披露:2013年全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社科院社保专家披露,2011年养老金“空账”2.2万亿;然而,人社部多次表示,养老保险基金收大于支,当期不存在缺口问题。理由是,目前养老保险的积累资金到今年上半年已经超过2万亿,不仅没有缺口,相反还有结余。

  文章称,事实上,无论是戴相龙说养老金有缺口,还是人社部认为养老金没有缺口,说法都没有错,原因在于双方的计算方式不同,前者是计算养老金个人账户得出结论,后者是计算现收现付得出结论。进而言之,前者着眼于长远,后者着眼于当前。坦率地说,在中国加快走向老龄化的情况下,在解决养老问题上绝不能短视,必须要有远见。

  今天之所以看起来养老基金没有缺口,一是因为目前养老金账户交费的人相对要多,而领取养老金的人相对要少;二是因为有财政补贴,近10年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已经超过了1万亿。但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交费的人会越来越少,领钱的人越来越多,养老金缺口就会显现出来。如果财政补贴不能持续增加,缺口将很难补上。

  文章分析,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不能只在普通人身上打主意,首先要清楚养老金缺口从何而来。只有清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从相关报道来看,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主要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即空账问题主要出现在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制度上。除了制度,另一个历史原因是,国企改革造成3000多万退休职工无法养老,不得不采取“现收现付制”,用正在工作的人缴纳的养老金来支付现有退休人员退休金,个人账户仅仅记账,由此,形成了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也就是说,如果当时充分论证“社会统筹+个人账户”这一制度,并妥善解决3000多万国企退休职工养老问题的话,养老金缺口可能就不会出现。

  历史原因制造的养老金缺口,今后不应让普通人来承担,理应让财政为历史问题埋单。而且,目前包括养老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国财政支出12%,远低于西方国家30%-50%的比例,即使是一些中等收入国家比例也在20%以上。这充分说明,虽然过去财政补贴养老金已经超过了1万亿,但相比中等收入国家,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