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供给替代是中国经济最大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2-10-12 08:19:29  


  中评社北京10月12日讯/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陷入工资成本上升、原料价格上涨、出口订单萎缩的“低利润陷阱”,尽管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吸引力仍在,但全球 “供给替代”的新趋势正在逐渐削弱中国传统比较优势,中国制造正在面临“前堵后追”的双重夹击。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表示,所谓“前堵后追”,指的就是前有美国等国家“再工业化”围堵,后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追赶竞争。“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与国际资本、技术相结合曾经创造了全球化红利,也使中国极大受益于全球化红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欧等将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产制造环节,甚至部分低端服务业大规模向外转移到新兴市场地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被纳入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分工体系和生产链条中。中国紧紧抓住这一全球化分工的机遇,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迅速融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日益成为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和各类制成品出口基地,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上升,靠庞大的出口制造出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中国也由此迅速崛起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经济模式的代名词。

  文章分析,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衰减、劳动力等一系列要素成本上升,中国低成本优势的逐步削弱,中国制造正面临两大新挑战:一方面,美欧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化”是国际产业转移中的“逆向流动”,也称“逆转移”。目前,美国已经全面启动重振制造业计划,积极在信息网络、云计算、新能源、生物制造、新一代微电子研发、高端机器人等领域加强攻关,并通过采取一系列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试图促进制造业本土化。

  而深陷债务泥潭,同样认识到“再工业化”战略意义的欧盟,正在通过从加速低碳、信息等产业发展,加强工业的研发创新投入,积极推出各类促进工业企业发展政策三大方面重塑工业实体经济。由于中国制造业产能以低端、高能耗为主,在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不具有优势。一旦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引发高端制造业出现 “逆转移”,很可能使中国产业结构失衡的状况更为严重,“中国制造”面临着在低端“被锁定”的风险。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