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钓鱼岛争端的解决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2-10-15 08:14:11  


 
  中国走到现在,已无路可退。首先,搁置争议是中国提出的,如果搁置的结果是主权的丢失,等于是对中国周边政策的否定,这是中国政府无法承受的。其次,中国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政府很难再关起门来任意处置国家利益,尤其是民众关注度很高的领土领海等核心利益,汹涌的民意越来越成为政府不能回避的压力。再者,日益蔓延的民族主义思潮和社会不稳定情绪也堵住了政府的退路。1919年的“五四”运动,就是肇始于当时的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中国被迫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了民众愤怒。以此发端的中国共产党,对此自是心知肚明。还有,中日之间有百多年的恩怨情仇,中国在19世纪90年代、20世纪30年代两次强国之路的探寻均因日本入侵而中断,而日本对二战中的侵略行为从未做出过德国式的诚意忏悔和反省,甚至在争端中,还搬出了《马关条约》作为依据,更让中国感到羞辱。最后,港台等地的积极保钓常被人拿来与北京比对,这也在无形中使中国政府不敢轻言退缩。

  日本的退路也被自己堵得严严实实。野田政府的购岛行为,得到了国内许多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一些反对的声音,也多是对购岛前后政府应对不力的不满,而非对购岛本身。再加上右翼分子的鼓动,对中国的不信任和敌对情绪充斥日本社会。被这些民意裹挟的野田政府,就像上了单行道,很难再回头。当中国政府强烈要求撤销购岛行为时,日本政府一再表示绝无可能,也印证了日本政府难以妥协的处境和立场。

  二是国际裁决。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已为多起领土纠纷进行了裁决,以和平的方式为纠纷划上了句号。新加坡巡回大使许通美教授近日在东京建议,将钓鱼岛争端交由国际法院处理。日本在此问题上的说法并不一致。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9月26日的联合国大会上,大谈法治的重要性,并多次提到用国际法与国际法院解决争端的必要。而在10月1日改组内阁后的记者会上,日方却表示“重要的是通过对话寻求使对立降温的可能性”,不打算谋求国际法院仲裁。

  从国际法院的判例来看,交由国际裁决对中日双方各有利弊,胜负难料。比如,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并长期利用、管辖过钓鱼岛,日本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从中国手中霸为已有,而非占领的“无主地”,1972年从美国“托管”中获得的也仅是“管辖权”,但中国确实在1945年至1970年期间似乎默认了日本的主权。而日本自接受“管辖权”以来长期实际控制,在“实施行为”上占尽先机,但中国政府的多次抗议和反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日本实际控制的效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