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罗天昊:香港 问题根源在社会结构失衡

http://www.CRNTT.com   2012-11-27 10:53:23  


和讯专栏作者、独立学者 罗天昊(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11月27日讯/和讯网昨天登载学者罗天昊的文章“香港暗潮汹涌”表示,近年来香港爆发了诸多的社会事件,社会动荡,追本溯源,根源在于社会结构失衡;在未来,香港经济要走出困局,其根本道路,亦在于再造大众社会,重塑平民精神,而非仅仅是经济努力。详细内容如下:

  香江激荡,暗流汹涌。

  最近,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香港居民对于中国的认同度堪忧。事实上,近年来香港爆发了诸多的社会事件,社会动荡,追本溯源,根源在于社会结构失衡。

  在《福布斯》发布的2011年香港富豪排行榜中。2011年香港40大富豪总财富达1510亿美元。其中,一直雄踞香港富豪榜首的长江集团主席李嘉诚,蝉联香港首富宝座。恒基地产的李兆基和新鸿基地产的郭氏家族,则排名第二名和第三名,赌王何鸿燊家族,则一家有两人上榜。

  四十大家族的总资产,大约占香港全年生产总值的大约69%,亦即,整个香港的财富的三分之二,被这些豪族把持。造成了香港社会结构的失衡,贫富分化严重。此外,更为吊诡的是,本次跌出前四十名的富豪,如联邦制药的蔡金乐、绍荣钢铁始创人庞鼎元等,均从事实业。由此,香港的产业结构,亦失去平衡,地产行业过于强大,挤压了其他行业的正常发展。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双重失衡,在严重危害香港未来的活力。

  安抚精英阶层的后遗症

  香港社会结构的失衡,虽然发作于回归之后,病根却早在80年代最繁华时代即已种下。

  在英治时代,虽然督政府亦喜欢借助华商领袖的势力,来维系社会平衡,但是,总体而言,香港还算是一个健康均衡的社会,从香港的流行文化,即可知香港是一个市民化,平民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在经济领域,香港虽然是全球知名的自由港,贸易发达,但是,实业亦非常发达,其精工制造,一度全球闻名。

  但是,到了80年代,《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之后,香港社会即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政府的未来设想是实现“港人治港”,但是,这个“港人治港”的潜台词,很多天真的香港人当时不太明白,事实上,在大陆奉行的精英治国理念,亦被移植到香港。中央政府内心的“港人”,不是香港升斗小民,而是香港的“头面人物”,此前的华商领袖势力,成为中央政府重点借助对象,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对于香港上层人士的“收买”政策。香港和澳门回归之后,第一任特首,都出自豪族。甚至是有黑社会背景的向氏势力,只要他们在政治方面不成为反对势力,亦成为被纵容的对象,可以继续在香港地下秩序中称王称霸。

  在此情况下,香港腾飞过程中崛起的一些新商人,意外地获得了固化其社会经济地位的机会。三十年来,香港的头面人物不断受到“赐封”,在“收买”与“归顺”的双方互动中,香港逐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豪强大族,这些豪强大族因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在拓展商业势力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方便,他们不仅到大陆投资受到照顾,同时,在某些与权力联系紧密的领域,亦获得了特殊的放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