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有战争罪行而未受到审判的裕仁天皇

http://www.CRNTT.com   2012-12-09 10:29:59  


 
  裕仁天皇的“模糊表态统治术”

  为了保护天皇不被攻击,将天皇塑造成不会犯罪,也不能犯罪的神,裕仁天皇的顾问们对他有诸多的“限制”,限制他用直率的方式表达观点,即使他在很多问题上有明确甚至强烈的观点。而裕仁天皇也几乎不向他的顾问以外的人透露任何信息。

  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少说话,总是做出最高领袖的姿态,总是把真实想法隐藏在不动声色中,让一切决策变得“模糊”,这其中自然包括参与战争的决策。但是,二战前,由于天皇拥有日本宪法赋予的无限权力,所以裕仁的任何一个心思,哪怕只是一点点小小的暗示,都将成为日本政府做出重要决定的依据。裕仁天皇一直在用微妙的方式使用权力,他可以用委婉的语言表达建议、警告、质疑,或者用意味深长的沉默表示反对。事实上,他的绝对权力使他可以通过很简单的一句疑问让他的内阁总辞职。比如他看似不经意的一句问话:首相,你认为总辞职会有什么影响吗?这一时刻,他的首相和内阁都会认为他们已经被解职了。毋庸置疑,首相回家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辞呈。

  这样说,是有实例的。日本军人在沈阳皇姑屯密谋杀害张作霖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两次面见裕仁天皇,由于前后说法不一致——田中一开始向裕仁报告皇姑屯事件经过时,说是日本军人干的,并拍着胸脯保证严惩河本大作等日本军队的凶手;第二次田中却因为受到日本陆军的压力,改变说法,说是中国的南方革命军干的。裕仁天皇对着田中的时候什么都没说,也没有表态,但在田中第二次见他离开后,他对自己的侍卫长铃木贯太郎随口说了一句,田中前言不搭后语,见着就烦。铃木把天皇的话原封不动地转给了田中,田中被吓傻了,立即内阁总辞职,很快就死了。日本人历来都有说法,说田中义一是被裕仁天皇吓死的。

  第二个例子。在决定执行袭击珍珠港计划的御前会议中,裕仁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引用了他祖父明治天皇的一句著名的俳句,说:“我视四海为兄弟,为何波涛如此汹涌?”然后让他的官员和顾问们去思考他真正的想法。他忠诚的官员们,很快理解了他的明确意图,发动了对珍珠港的袭击。

  不过,也有例外。太平洋战争初期的巨大军事胜利,让裕仁忘记了乃木希典的言传身教。从1938年1月到1941年12月,裕仁召集了八次御前会议讨论战争计划,这还不包括幕后无数次的小型会议。在掌玺大臣木户幸一的日记里这样描述裕仁得知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胜利时的喜悦:他笑得像一个孩子。他说,“战争果实过于迅速地吞进了我们嘴中,爪哇前线的敌人在万隆宣布投降,现在我们的军队与荷属东印度敌军部队正在进行投降谈判,泗水的敌人已经投降了,缅甸前线的敌人已经放弃了仰光。”这一次,裕仁忘了收敛,喜形于色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