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郭伟峰:客家与媒体 影响力穿透中华民族

http://www.CRNTT.com   2013-02-21 00:21:03  


 
  另外一个热爱新闻传媒工作的重要的客家籍政治人物是邓小平。

  邓小平生于四川广安。在明朝时,其先祖因在朝任兵部主事,从江西吉安入川,定居入籍。据前英国驻华大使理查.伊文思所作《邓小平传》介绍:“在邓小平出世二百年以前,邓文明的祖先从华南移居四川(注:即为清康熙年间入川)。他们本是客家人。客家人是汉族的一部分,客家人所讲的方言和所保持的风俗习惯,与中国南方当地的其他汉族人和非汉族人都不同。”邓小平当年报名留法勤工俭学时的登记表上注明的籍贯是“广东客家”。在她女儿写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中也有提到邓小平是客家人。

  20世纪20年代,邓小平远渡重洋赴法国留学。在巴黎的一间地下室,他主办了《赤光》报刊。他自编自写,自己刻钢版,自己油印,因为他油印技术好,印出的刊物漂亮,大家给他“油印博士”的美称。20世纪30年代初期,邓小平在赣南、闽西苏区时,担任了红军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报》的主编。1934年,毛泽东曾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到:“仅在江西地区,《红星报》的发行量就达17300份。”后来,他的新闻思想对中国影响很大。此外据不完全统计,邓小平一生先后为50多家报纸题写了报头,有浓郁的新闻情结。

  还有一位著名的客家政治家、杰出的新闻人,他就是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廖承志官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是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他精通日、英、法、德、俄等国语言,1936年12月,参加了红军长征的廖承志到达陕北,被分到新华社工作。廖承志负责全部外电,而且承担编辑新华社广播稿件的任务。廖承志每天收听并翻译日本同盟社、苏联塔斯社、法国哈瓦斯通讯社的外文消息,加上国内其他的消息、评论,每天近两万字的内容,全部由他一个人刻蜡版。1938年至1941年,廖承志到香港联络一大批文化精英和爱国志士创办和协助创办了《救亡日报》、《华商报》等一批救亡报刊,这些报刊以商业报纸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大陆、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产生了重大影响。1946年廖承志回到延安,任新华社社长。

  值得一提的是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广东惠阳客家人,1918年6月随孙中山到上海后,创办《建设》杂志,宣传和研究革命理论。发表《三大民权》、《〈全民政治论〉译序》等文章。同时翻译孙中山用英文写的《实业计划》第一计划。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