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我的“文革”忏悔:荣誉的背后是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13-09-22 11:53:25  


  中评社北京9月22日讯/“荣誉的背后是什么?你一定会回答:“是功劳是奉献,没有功劳,没有奉献,哪来的荣誉!”果真是这样吗?我也曾获得过一次很高的荣誉,但我没有功劳,也没有奉献,有的只是负罪感。”南方都市报日前登载何玉峰的文章《我的“文革”忏悔,荣誉的背后是什么》:
 
  1965年,我26岁就赴京参加了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在京的著名作家、戏剧家的接见,并照相留念。这对于我,或在别人看来都是一种难得的荣誉。40多年过去了,过去那足以令我兴奋得彻夜难眠的荣誉感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淡薄。近日因写文章的需要,才把旧事翻出来,想从中找回当年那种幸福感。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次记忆的捣腾中,幸福感没有出现,却抖出了一个我从来没有认真想过的问题,让我产生了一种负罪感。

  我是1958年参加市青年文化宫组织的话剧创作活动的,至1965年,这八年中,我创作了近20个独幕话剧,当中有的演出了,有的发表了。就凭着这个成绩,加上我家庭出身好﹙那时很强调阶级路线﹚,另外我在单位上班能坚守岗位,坚持业余创作,所以我才被多个部门推选出席全国青年业余作者代表大会。现在我要说的是那近20个让我获得荣誉的剧本都是一些什么货色。

  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都要政治挂帅,文艺也要为政治服务。政治挂了帅的人,再手握文艺这个工具去宣传党在各时期的方针政策,鼓动人民群众忠实地执行这些方针政策。回头看历史,由于当时有好些方针政策已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相应提出的口号也是错误的。这错误的结果是让社会上好多事情是非颠倒,正误颠倒,善恶颠倒。一句“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就弄得人们的生活永无宁日,一些被作假想敌的好人挨批挨斗,受尽凌辱,而另一些滥泄仇恨的人成了阶级斗争的积极分子,得到了荣誉。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