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国际人才的竞争

http://www.CRNTT.com   2013-10-08 14:07:58  


 
  王辉耀:谢谢,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回顾历史同时分享个人的经历很有意义。我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赶上改革开放进入国家外经贸部,1984年出国学习MBA,回来以后进入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工作,也是较早一批回国创业和在大学任教。我原来学的是国民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发现这些对改革开放不太适用,于是萌发了想出去学习的念头。当时正好有联合国的几个专家到中国来讲座,我负责接待,在接待过程中接触到国外有MBA的学科,有微观的企业管理。当时就跟我所在的单位申请,非常不容易,因为当时出国要考各种各样的试,要争取国外的资助等等。后来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获得能够出去学习的机会。

  我们那一批人出去,几十块一个月,不超过一百块钱,可想而知当时的艰苦。我先读工商管理的硕士(加拿大),暑期找很多时间勤工俭学。我发现,做任何事情还是要跟国内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我接待国内代表团,帮他们做导游、翻译等。后来比较有意义的是,我读完MBA后去加拿大最大的工工程咨询与管理公司SNC-Lavalin公司 ,而且我接到了国内的很多项目。再后来争取做加拿大驻香港首席商务代表,当时这个职位非常高,有很多人竞争。

  我回来的时间是1993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他讲话以后我觉得我们的时机到了,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改革的阶段,有很多机会。回来时我们回国创业,在友谊宾馆租一间办公室,白天跟国内联系,晚上跟北美联系,整天24小时,宾馆房间既当办公室又当卧室,有天半夜起来晕倒在厕所里,每天睡觉很少。

  当时创业非常不容易。比如我带进一个电脑,需要过二十几道关,海关不让带,那时卡得很严;我们又买了一个传真机,申请入网编号,包括注册我们的公司花了半年时间,非常不容易。但我感觉海归回来有一个过程--要慢慢适应,要关注国内的事情,跟国内的发展结合起来。后来我们慢慢找准了定位,做跨国咨询,当时做了很多项目,参与了很多大的能源项目,包括二滩电站、三峡工程等,我们进入了国企企业、接了很多中国大小基建项目,包括跟市级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其它的跨国合作。

  我觉得留学生要发展从实业做起还不够,所以后来我们参与了很多社会活动,包括去北大做教授,最近几年参与欧美同学会的工作,特别是最近我们做的智库。这一系列的工作怎么样跟中国的发展结合起来,跟中国最先进的东西结合起来非常重要。

  总结而言,眼光很重要。当很多人觉得国内没什么劲时,我们出去学习;当下很多人觉得要出去学习时,我们创业;他们创业时,我们做社团;大家都在做社团时,我们做智库。走在时代的前一步,对于我来讲是最重要的目标。

  到了今天的阶段,海归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过程和新的历史使命,所以今天的话题非常好,从我个人来讲,作为海归中的一员,与大家谈论这个群体非常有意义。

  杨子云:讲得非常概括,但有很多地方让我们陌生和惊奇的:比如带入一台电脑进来要过20道海关,传真机入网编号这么难。这样的进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的确是闯关,改变旧的规则。接下来想问李山老师,您出去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回来?为什么又走,为什么又再回来。现在对您自己所在的行业的未来有什么样的预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