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

http://www.CRNTT.com   2013-12-30 09:02:57  


  中评社北京12月30日讯/中国的城镇化,规模宏大,意义非凡,问题复杂,影响深远,呈现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宏伟壮阔的发展景象。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把握,不仅对中国人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对世界人民、世界的现代化进程,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瞭望》新闻周刊发表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田应奎文章表示,中国所追求的现代的新型的城镇化,是产业协调、以人为本、资源集约、生态文明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城镇化,是传统与现代互补、东方与西方相映的新型文明的持续发展的城镇化。

  文章称,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副产品,不能脱离工业化发展,而妄谈什么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工业文明的伴生物,特指伴随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聚集的历史进程,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先行发展、水到渠成的产物。

  必须看到,城镇化是农业发展的衍生品,任何国家的城镇化都不能突破农业稳定、粮食安全的底线。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农业稳定、粮食安全始终是城镇化发展的底线要求。这个问题必须成为中国整体城镇化战略的基本前提。城镇化的科学、健康和持续发展,必须以农业发展、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生态文明为底线。

  必须坚守,城镇化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是人民主体的城镇化。农业剩余人口走向工业、聚集城镇,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进程。把人引向城镇,是就业机会、收入增加;把人变为市民,是生存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因此,中国的城镇化必须牢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民参与、人民建设、国民公平的城镇化。

  必须清醒认识,目前中国城镇化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口。一方面,中国城镇化规模空前、前景诱人,其所涵盖的市场容量、经济动能、发展机会均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中国城镇化的广度、深度、难度和复杂度也前所未有。特别是一些地方片面都市化和畸形城镇化,已经给当地居民带来了难以继续生存的恶果。如何根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纠偏、矫正、遏制和治理一些地方日益扭曲的城镇化乱象,使中国的城镇化切实走上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历史性的错误,是摆在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极为重大的治国理政课题。

  文章分析,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化的道路,从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从人民主体出发,广集民意,科学规划。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推进城镇化进程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

  首先要处理好农业和工业的关系。农业是基础,工业是动力;粮食安全是底线安全,工业发展是致富途径。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必须相向而行、协同并进,这样才能稳住农业基础,确保粮食安全,才有推进城镇化的可能;才能发展工业这个动力,确保就业安全,才有推进城镇化的持久动力。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其次要处理好农民和市民的关系。推进城镇化,必须解决好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问题,牢牢坚持工农互惠的基本政策,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共有国民待遇。农民权益和市民权益,必须相向而行、协同并进,这样才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农民收入陷阱,最终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 第1页 第2页 】